铁碳合金凝固微观偏析模型研究

需积分: 11 2 下载量 16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331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2011年由雷洪等人发表在《材料与冶金学报》上的,探讨了铁碳合金凝固过程中微观溶质偏析的模型分析。研究团队利用Thermo-Calc软件计算了不同碳含量下铁碳合金的固相线和液相线温度,并对几种常见的微观溶质偏析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确定最合适的模型。他们发现文献中普遍使用的碳平衡分配系数存在误差,并指出Clyne-Kurz模型、Scheil模型和Brody-Flemings模型在预测铁碳合金的固液界面温度和碳偏析方面存在不足。论文推荐使用杠杆模型和大中逸雄模型进行微观溶质偏析的计算。该研究受到多项国家级和校级科研项目的资助。" 铁碳合金的凝固过程是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合金的微观结构和最终性能。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关注的是凝固过程中溶质(如碳)在固态和液态间的分布,即微观偏析。微观偏析会改变合金的成分不均匀性,从而影响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首先,Thermo-Calc软件被用来计算不同碳含量的铁碳合金的固相线温度和液相线温度。固相线和液相线是相图中的关键特征,它们决定了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相态。碳含量的变化会显著影响这些线的位置,从而影响合金的凝固行为。 接下来,论文对比了几种常见的微观溶质偏析模型,包括Clyne-Kurz模型、Scheil模型、Brody-Flemings模型以及杠杆模型和大中逸雄模型。Clyne-Kurz模型考虑了扩散对溶质偏析的影响,而Scheil模型假设没有扩散发生。Brody-Flemings模型则试图同时考虑扩散和无扩散的情况。然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这些模型在某些方面无法准确预测实际的凝固过程,特别是碳的偏析和固液界面温度。 最后,作者建议使用杠杆模型和大中逸雄模型来更好地描述铁碳合金的微观溶质偏析。杠杆规则简单明了,它基于固液两相中溶质浓度的比例关系来预测偏析。大中逸雄模型则更复杂,它考虑了扩散和界面移动的相互作用,能够更精细地描述溶质在凝固过程中的分布。 这篇论文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评估和选择铁碳合金凝固模型的方法,这对于优化合金设计和控制生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工程师和科学家可以更好地预测和控制合金的微观结构,从而制造出具有预定性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