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特征恢复的孔洞修补算法研究

需积分: 10 2 下载量 8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412KB PDF 举报
"贺强、张树生和白晓亮在2011年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针对三角网格模型孔洞修补的算法,旨在恢复模型中孔洞的真实曲面特征。他们首先对检测到的孔洞进行三角化和细分,初步修复孔洞。接着,通过高斯球方法确定孔洞邻域及曲面类型,对二次曲面类型的孔洞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来获取曲面方程,而对于自由曲面类型的孔洞,则采用B样条曲面拟合。最后,根据曲面方程精确计算孔洞内新顶点的位置,从而完成精细的孔洞修复。实验结果显示,此算法能有效地填充孔洞区域,并准确恢复孔洞的曲面特征。该研究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主要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几何建模技术。" 这篇论文介绍的算法是针对三维几何建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孔洞修补。在三角网格模型中,由于数据不完整或建模过程中的错误,可能会出现孔洞,这些孔洞会破坏模型的连续性和真实性。传统的孔洞修补方法往往只关注基本的几何填充,而忽视了孔洞周围原有的曲面特征。 贺强等人的算法首先通过孔洞的三角化和细分,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基础。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孔洞进行初步的几何填充,形成基本的三角形结构。然后,算法利用高斯球技术来分析孔洞邻域的几何特性,高斯球可以帮助识别孔洞周围的曲面类型。对于具有明确几何规律的二次曲面孔洞,如平面或球面,算法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得到相应的曲面方程;而对于更复杂的自由曲面孔洞,他们则应用B样条曲面拟合,这是一种灵活且适应性强的曲面表示方法,能够更好地匹配孔洞边缘的曲线轮廓。 最后,通过已知的曲面方程,算法可以计算出孔洞内部新顶点在曲面上的确切位置,确保这些新顶点既满足曲面约束,又能保持整体的几何连续性。这样,不仅实现了孔洞的几何填充,还恢复了孔洞区域的原有曲面特征,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真实感。 这个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价值,尤其是在产品设计、数字建模、虚拟现实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能够提高模型的质量,减少由于孔洞导致的错误或失真,有助于提高后续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此外,该算法的提出也体现了对曲面特征恢复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