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反向信道与业务信道的区分及掩码格式详解

需积分: 40 2 下载量 13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46.7MB PPT 举报
反向接入信道和反向业务信道在通信网络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针对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定义了各自的掩码格式。反向业务信道的掩码通常遵循公共掩码标准,与前向业务信道相同,确保了通信的兼容性和一致性。其中,寻呼信道号(PCN)、前向导频(PILOT_PN)以及PN序列的偏置系数等参数在信道配置中扮演着决定性角色。 反向链路接入信道(RACH)的掩码格式如图8-17所示,具有特定的结构,包括ACN(接入信道号)、BASE_ID(基站识别码)等组成部分。这种设计旨在优化信号的接入和处理,确保在复杂无线传播环境中,如多径衰落和干扰影响下,能有效地进行通信。 在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 1. 第一代(1G)是模拟蜂窝系统,如美国AMPS和欧洲TACS,采用的是FDMA技术。 2. 第二代(2G)是数字蜂窝系统,如GSM和CDMA,如N-CDMA,引入了TDMA技术,提供了高速传输和全球漫游的能力。 3. 过渡代(2.5G)包括GPRS和CDMA20001X,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4. 第三代(3G)如WCDMA、CDMA2000和TD-SCDMA,显著提升了系统容量、管理能力、保密性和服务质量。 5. 第四代(4G)是一个正在演进的阶段,追求高速率、全IP和多协议,虽然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结构,但涉及技术如4G无线接入网(4GRAN)、无线局域网(WLAN)等。 移动通信的特点包括使用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信息传输,面对复杂的无线传播环境和强干扰挑战,同时通信容量有限,需要通过窄带化、缩小频带间隔和频道重复利用等手段来有效利用频率资源。早期的移动通信先驱如AT&T在1946年推出了首个移动电话服务,此后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架构也不断演变,从2G、3G到4G无线接入网,以及网关、PSTN/ISDN、互联网和移动终端(MT)的融合,使得移动通信变得更加智能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