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公共技术框架搭建指南

需积分: 12 3 下载量 15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1 收藏 493KB PDF 举报
"公共技术框架搭建方案参考,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技术选型,旨在建立公共知识库,提升工作效率。涉及NET、JAVA技术栈,利用WIKI进行知识分享。" 在IT行业中,公共技术框架的搭建对于任何组织,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还能实现技术标准化,降低开发成本,促进团队间的协作。这篇文档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这样一个公共技术框架,涵盖了设计目标、设计思路、方案设计以及运营策略。 2.1 设计目标及思路 设计目标主要是为了改进开发流程,通过标准化和共享化技术,提升软件开发能力与效率。这样可以确保各个项目和产品之间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重用性,实现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提高开发团队的生产力。 设计思路基于几大原则: - 先进性:选择成熟、主流的技术,避免因技术更新带来的额外成本。 - 开源性:利用经过市场验证的开源组件,降低风险并节约成本。 - 易组装性:模块化和组件化的系统设计,方便扩展和替换。 - 轻量化:选取小型、高性能的组件,适应不同规模的企业应用。 - 跨平台:兼容多种操作系统,如支持NET框架在Linux上的运行。 - 通用性:框架应具备多项目共享和资源重用的能力,能扩展为特定平台的定制框架。 2.2 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包括了操作系统的选择、程序类型和技术路线的确定、开发环境的配置、数据库环境的设定,以及选用的开源组件和库。其中,开源组件的选择是关键,它们需要在大量项目中被证明是可靠和高效的。 2.2.1 操作系统及安装包的选择将基于跨平台原则。 2.2.2 技术路线可能包括NET和JAVA,以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 2.2.3-2.2.5 针对开发和运行环境的详细配置,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效率。 2.2.6 开源组件和库的优先选用,有助于降低成本和风险。 2.2.7 公共框架的必备功能可能包括数据管理、权限控制、API接口、日志记录等模块。 2.3 方案运营 运营方面,主要关注如何提供访问和共享方式,版本升级和维护策略,以及公共框架与各个项目或产品的关系管理。这包括: - 访问共享:可能通过内部WIKI平台如FlexWiki来实现知识库的创建和共享。 - 版本升级:建立定期更新和维护计划,确保框架的持续优化和兼容性。 - 关系管理:公共框架需与各项目或产品无缝集成,以便于复用和扩展。 3.1 文档版本修改记录是跟踪框架演变的重要部分,有助于保持历史信息的可追溯性。 3.2 FlexWiki的介绍,作为知识共享工具,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快速获取和贡献知识。 公共技术框架的搭建是一个涉及技术选型、设计原则、实施步骤和后期运营的全面过程。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和设计方案,企业可以构建一个高效、灵活且易于维护的框架,促进技术的标准化,提升开发效率,同时降低技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