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蔚敏版数据结构:堆排序关键详解-构建与调整
需积分: 9 1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3.82MB PPT 举报
堆排序的关键在于理解如何构建堆以及堆的调整过程。堆是一种特殊的树形数据结构,它满足一种称为“堆性质”的条件:父节点的键值总是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键值。堆排序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1. 堆的建立:
从一个无序序列开始,首先将其构造成一个最大堆(或最小堆),这意味着根节点总是最大(或最小)的元素。这通常通过自底向上地调整个别节点,使其满足堆性质来完成。从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开始,逐级向上调整,确保每个节点都大于(或小于)其子节点。
2. 堆排序:
- 筛选过程:将堆顶(最大值或最小值)与末尾元素交换,此时末尾元素即为当前最大值(或最小值)。然后将堆顶元素下沉,与左、右子节点进行比较,如果根节点值大于(或小于)子节点,则与较小(或较大)者交换。这个过程持续进行,直到根节点满足堆性质,或者已经下沉到叶子节点。
- 重复:重复上述筛选过程,直到整个堆只剩下一个元素,这时堆排序完成,所有元素都被正确排序。
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其中n是元素的数量。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排序算法,尤其是在大数据量的情况下,由于其局部性和缓存友好性,比其他O(n^2)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表现更好。
堆排序的应用广泛,尤其适合于需要频繁访问堆顶元素的情况,比如优先队列。此外,由于其稳定性较差(相等元素可能会改变相对位置),如果需要保持相等元素的原始顺序,可以考虑使用其他稳定的排序算法,如归并排序。
参考资料:
- 《数据结构(C语言版)》 - 严蔚敏、吴伟民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其他教材和参考书籍提供不同角度和深度的数据结构理论及实例分析
理解堆的构造和调整是数据结构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掌握这一技能有助于在实际编程中高效地实现排序和其他基于堆的操作。
2011-02-20 上传
2021-04-22 上传
2009-10-13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389 浏览量
2008-12-28 上传
2008-03-19 上传
2009-08-16 上传
2008-09-24 上传
劳劳拉
- 粉丝: 21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Liferay_Portal_4.3中文开发指南.pdf
- 基于子区域的机器人全覆盖路径规划的环境建模
- Project Darkstar属性文件配置
- LocalizingApplications_chinese.pdf
- OPCDA3.00规范
- 学习资料\实训\cvsnt2.5.03.rar
- Learning+jquery中文版.pdf
- DIV+CSS布局大全
- 变频器 基础原理知识
- 实用tcl教程,基本语法,变量,异常等处理
- Java新手入门的30个基本概念
- 视频采集与播放 windows
- ZCS半桥式DC_DC变流器状态空间法建模及Matlab仿真分析
- 开关电源PWM的五种反馈控制模式研究
- USB1.1技术规范(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