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底富钴结壳中的烃类有机质研究
需积分: 5 1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6
收藏 602KB PDF 举报
"太平洋海底富钴结壳中的烃类有机质及其成因意义"
本文详细探讨了太平洋海底富钴结壳中的烃类有机质,作者张美、孙晓明等人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测技术,分析了中西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中的可溶有机质,旨在揭示其来源、环境条件以及成熟度等关键信息。
研究发现,富钴结壳中的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表现出成熟烃的特征,部分样品则显示出低成熟烃的特点。"A"(正构烷烃)与总烃的比例("A"/C)高达9.81~21.15,这通常与石油或天然气的运移过程有关。此外,藿烷的比例指标如C31-R/(S+R)、Tm/(Tm+Ts)、C30αβ藿烷/(αβ藿烷+βα莫烷)、C29αβ藿烷/(αβ藿烷+βα莫烷)以及甾烷的立体异构体比值20S/(20S+20R)等均在特定范围内,这些数据共同表明有机质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热演化,且可能来源于微生物和高等植物的混合输入。
甾烷的丰度顺序为C29甾烷>C27甾烷>C28甾烷,同时检测到孕甾烷和4-甲基甾烷的存在,这些特征在重排甾烷三角图中表明有机质属于Ⅱ型,即主要源于陆源高等植物。此外,Pr/Ph值(植烷/菲的比值)介于0.35~0.82,显示出在强还原环境下形成的植烷优势。
文章进一步指出,洋底热液活动是影响富钴结壳中有机质热演化的重要因素。这些有机质可能在特定的海底环境中生成,并通过扩散和浸染的方式进入海山的结壳内部。烃类化合物如链状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烷和甾烷的组成和分布揭示了它们源自菌藻类低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的混合输入。
关键词涉及富钴结壳的地质学研究,包括烃类有机质、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和成因机制。这一研究为理解深海环境下的有机质形成、迁移及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富钴结壳资源的地质成因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对于评估深海矿产资源的潜力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21-06-18 上传
2021-05-24 上传
2021-06-15 上传
2024-11-03 上传
2024-11-07 上传
2024-11-07 上传
2024-10-26 上传
2024-10-26 上传
2021-05-14 上传
weixin_38502814
- 粉丝: 5
- 资源: 927
最新资源
- R语言中workflows包的建模工作流程解析
- Vue统计工具项目配置与开发指南
- 基于Spearman相关性的协同过滤推荐引擎分析
- Git基础教程:掌握版本控制精髓
- RISCBoy: 探索开源便携游戏机的设计与实现
- iOS截图功能案例:TKImageView源码分析
- knowhow-shell: 基于脚本自动化作业的完整tty解释器
- 2011版Flash幻灯片管理系统:多格式图片支持
- Khuli-Hawa计划:城市空气质量与噪音水平记录
- D3-charts:轻松定制笛卡尔图表与动态更新功能
- 红酒品质数据集深度分析与应用
- BlueUtils: 经典蓝牙操作全流程封装库的介绍
- Typeout:简化文本到HTML的转换工具介绍与使用
- LeetCode动态规划面试题494解法精讲
- Android开发中RxJava与Retrofit的网络请求封装实践
- React-Webpack沙箱环境搭建与配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