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关系模型:从概念到E-R图——数据库管理系统详解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1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2.2MB PPT 举报
本教程深入探讨了根据概念数据模型设计关系数据模型,特别关注于Access基础,通过对比不同数据处理阶段来理解数据库的发展历程。首先,从手工管理阶段出发,阐述了数据不保存、程序与数据绑定、数据冗余等问题,这些阶段适用于数据量小的场景。接着,文件系统阶段引入了程序和数据分离,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在,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共享,但数据间缺乏联系。 数据库阶段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实现了数据和程序的独立性,以及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减少冗余。这使得数据共享更为高效,例如图书馆的例子,数据库技术通过科学的组织、存储和检索机制,保障图书的安全与共享,如通过索引管理和严格的借阅规则。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将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结合,数据分布在多个物理位置但仍保持逻辑上的统一,提升了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面向对象数据库则引入了对象的概念,将数据和操作方法作为对象管理,支持更复杂的业务逻辑处理。 在现实生活中,数据库无所不在,如银行的用户信息、学校的学生信息等,都是持久化的数据集合。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在于科学地组织、存储数据,提高数据访问效率,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共享。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相比,数据库技术更加注重数据的普遍性、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应对这些挑战。 本教程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如何从概念数据模型出发,设计出适合关系型数据库的模型,以便在实际项目中高效地运用Access等工具进行数据管理。通过学习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数据库原理,还能提升数据驱动应用的设计和开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