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总排序权向量与一致性检验

需积分: 33 0 下载量 1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1.64MB PPT 举报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用于决策分析的综合评估模型,由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它结合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层次结构模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特别适合于那些涉及多准则、多维度决策的问题。" 在层次分析法中,决策问题通常被分解成多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目标层代表最终要达成的目标,准则层包含影响目标实现的各个因素,而方案层则包括可供选择的具体行动或决策选项。 例如,在购买钢笔的决策过程中,目标层可能是“选择最佳钢笔”,准则层可能包括“质量”、“颜色”、“实用性”、“价格”和“外形”,而方案层则是具体的钢笔型号。每个钢笔型号根据这些准则进行评估,最终通过综合分析确定最佳选择。 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步骤包括: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问题分解为层次结构,明确目标、准则和方案。 2. **构建成对比较矩阵**:对准则层中的每个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形成成对比较矩阵,表达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3. **计算权重向量**:通过对比较矩阵进行标度化处理,计算各因素的权重,表示其在总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4. **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一致性比率(CR)来检查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如果CR小于0.1,认为该矩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继续后续步骤;否则,需要调整比较矩阵或重新考虑模型。 5. **合成权重**:将准则层的权重与方案层的评分相乘,得到每个方案的综合得分。 6. **做出决策**:根据综合得分对所有方案进行排序,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作为最优决策。 在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例子中,层次结构模型可能包括“景色”、“费用”、“居住条件”、“饮食”和“旅途”作为准则层,而“苏州”、“杭州”和“桂林”作为方案层。通过AHP,可以为每个准则分配权重,并对每个目的地在各准则下的表现进行评分,最终确定最适合的旅游地。 在科研课题选择的情境中,类似的过程也可以应用,如“可行性”、“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和“人才培养”作为准则,不同的科研课题作为方案,通过AHP确定最有价值的课题。 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处理主观因素,允许决策者根据个人或团队的偏好对复杂问题进行结构化处理。这种方法在项目选择、资源分配、风险评估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