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亿级用户平台架构与技术挑战
版权申诉
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19
收藏 479KB PPTX 举报
"这篇PPT详细介绍了在亿级用户规模下,新浪微博的平台架构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不断演进来应对这些挑战。主要涵盖了微博的技术架构、平台挑战、架构演变,特别是第三代技术架构体系,以及分布式服务追踪系统Watchman和Feed多级双机房缓存系统的应用。"
在亿级用户量的背景下,新浪微博的技术架构必须能够处理海量的数据流、高并发请求以及严格的可用性要求。早期的微博平台基于LAMP架构(Linux、Apache、MySQL、PHP),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演变为面向服务架构(SOA),并进一步发展到2014年后更先进的技术架构体系。
微博平台的技术挑战主要包括:
1. 高PV(页面浏览量)和QPS(每秒查询量):需要处理每天数十亿的页面浏览量和百万级别的查询请求。
2. 高可用性和低延迟:系统需达到99.99%的可用性,保证平均响应时间在150毫秒以内,同时快速处理线上故障。
3. 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面对不断增长的活跃用户和频繁的业务更新,需要支持每周至少两次的常规上线和无限次紧急上线。
微博平台架构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2009-2010年,从基础的LAMP架构起步。
2. 2011-2014年,转向面向SOA的架构,开始整合技术架构、业务架构和技术保障。
3. 2014年至今,发展为第三代技术架构体系,强调多维度结合,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和降低沟通成本。
在这个过程中,微博平台引入了多个关键组件和服务,例如:
- Watchman:这是一个分布式服务追踪系统,解决了微服务环境下请求调用链的跟踪问题,便于问题排查和优化服务治理。
- Feed多级双机房缓存系统:为了提供更快的用户体验,采用了多级缓存策略,同时在两个机房中部署,以确保高可用性和快速响应。
WatchMan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
1. 生成唯一的RequestID,贯穿整个调用链。
2. 使用AOP(面向切面编程)将追踪功能无侵入地集成到业务系统中。
3. 通过1/1000的采样率,尽可能减少对业务性能的影响。
Feed技术架构则包括接口层、服务治理、短链生成、用户发号器等多个层次,利用各种组件如RPC、MCQ、对象库、MCRedis、MySQL、HBase和Cache来支撑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快速服务响应。
新浪微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架构升级,成功地应对了亿级用户规模下的技术挑战,构建了一个高效、稳定且灵活的社交网络平台。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1-10-14 上传
2021-10-12 上传
2021-10-03 上传
2021-05-28 上传
2022-03-20 上传
2022-06-09 上传
小小哭包
- 粉丝: 2050
- 资源: 4206
最新资源
- Angular实现MarcHayek简历展示应用教程
- Crossbow Spot最新更新 - 获取Chrome扩展新闻
- 量子管道网络优化与Python实现
- Debian系统中APT缓存维护工具的使用方法与实践
- Python模块AccessControl的Windows64位安装文件介绍
- 掌握最新*** Fisher资讯,使用Google Chrome扩展
- Ember应用程序开发流程与环境配置指南
- EZPCOpenSDK_v5.1.2_build***版本更新详情
- Postcode-Finder:利用JavaScript和Google Geocode API实现
- AWS商业交易监控器:航线行为分析与营销策略制定
- AccessControl-4.0b6压缩包详细使用教程
- Python编程实践与技巧汇总
- 使用Sikuli和Python打造颜色求解器项目
- .Net基础视频教程:掌握GDI绘图技术
- 深入理解数据结构与JavaScript实践项目
- 双子座在线裁判系统:提高编程竞赛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