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电子标签详解:频率与功能分类

需积分: 21 9 下载量 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3.14MB PPT 举报
"电子标签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无线电频率信号进行数据交换,无需物理接触即可实现信息传递。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标签的分类,侧重于频率划分,并探讨了不同频率下电子标签的特性与应用。 首先,电子标签根据工作频率分为低频、高频和超高频三类。低频电子标签,通常在100~500KHz之间,以125KHz和134KHz为主。这类标签适用于门禁系统、家畜追踪、运动计时、物流跟踪等多个领域。由于采用电感耦合技术,低频标签的天线设计相对复杂,无法通过印刷实现,因此阅读距离较短,一般不超过1米。然而,它们的存储容量在64到2k bits之间,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即使在金属或潮湿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读取性能。 其次,高频电子标签,工作在10至15MHz,尤其是13.56MHz,被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无接触支付、票务和产品防伪等领域。与低频标签相比,高频标签的天线设计更简洁,可以进行印刷,这使得它们更易于集成到各种产品中。虽然阅读距离仍有限,但比低频标签稍远,数据传输速率也更高,支持更快的识别速度和多标签同时识别。 再者,超高频(UHF)电子标签则进一步扩展了RFID的应用范围,通常工作在860MHz至960MHz之间。这类标签的特性包括更远的阅读距离(可达几米甚至十几米),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更大的存储容量,适合大规模、长距离的物品追踪和管理。然而,它们在金属或液体环境中的读取性能可能不如低频和高频标签。 电子标签的分类不仅基于频率,还依据其读写功能,包括只读(RO)、一次写入多次读取(OTP)和多次读写(RW)。只读标签数据固定,成本最低;OTP标签允许一次性写入数据后变为只读;而RW标签则支持反复读写,提供了最大的灵活性,但成本最高。 此外,电子标签还根据能量提供方式分为被动式、半主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标签依赖于读取器的能量来工作,体积小巧且使用寿命长,但阅读距离受限;半主动式标签自带小型电池,增强了读取距离;主动式标签内置电池,可以主动发射信号,从而实现更远的读取距离,但成本较高且寿命有限。 电子标签的选择应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如读取距离、数据传输速率、存储需求、环境适应性以及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对于初学者进入RFID领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