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铸钢技术详解:二冷区冷却要求与优势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13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27.79MB PPT 举报
"二冷区是连续铸钢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其冷却要求直接影响铸坯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在连铸工艺中,二冷区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从铸坯中带走热量,促进其快速且均匀地凝固。以下是二冷区冷却要求的详细解释: 1. 高冷却效率:为了确保铸坯的快速冷却,二冷区必须具备高效的冷却能力。这通常通过精准控制喷水系统来实现,使得热量能够迅速被水吸收并蒸发,从而减少铸坯内部的热应力,避免产生裂纹。 2. 喷水量适宜:适当的喷水量能保持铸坯表面温度的均匀分布,防止因局部过冷或过热导致的表面不平和内部结构缺陷。通过精确的水温和流量控制,可以优化冷却效果,提高铸坯的内外部质量。 3. 完全凝固前矫直:在矫直阶段,铸坯应尽可能接近完全凝固状态,这样可以减少矫直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内部应力和表面损伤。如果铸坯在未完全凝固时矫直,可能会导致铸坯内部产生裂纹或者影响其形状精度。 4. 矫直温度:矫直时铸坯表面温度需保持在900℃以上,这是为了确保在矫直过程中有足够的塑性,防止由于温度过低而导致的脆性断裂。同时,较高的温度也有利于减少矫直后的内应力。 5. 优质的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二冷区的冷却工艺不仅影响铸坯的外部形状,也对内部结构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冷却控制能确保铸坯具有均匀的晶粒尺寸,减少内部缺陷,提高钢材的力学性能。 连铸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起,经历了从初期的实验到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快速发展。从德国的首台连铸机,到苏联和英国的连铸机创新,再到70年代的技术飞跃,连铸技术在提高金属收得率、节约能源、提升产品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80年代,连铸技术逐渐成熟,包括结晶器自动调宽、液面控制、漏钢预报等先进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连铸的稳定性和效率。 在中国,从1957年的试验研究到1964年重钢弧形板坯连铸机的建成,连铸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连铸技术已经成为钢铁生产中的主流,通过多炉连烧、设备长寿命、防漏钢操作以及缩短非浇注时间维护等技术,实现了高效、高品质的连铸生产。 随着科技的进步,连铸技术正朝着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如近终形连铸、高速浇铸、低过热度浇铸等新技术,不断推动着钢铁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力提升。连铸工艺的检测和控制手段也在不断完善,为连铸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确保了产量和质量的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