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高精度液晶显示电子指南针设计与实现

需积分: 10 16 下载量 1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1 收藏 2.37MB DOC 举报
"51单片机制作的二维高精度液晶显示电子指南针毕业设计论文,由李杨撰写,侯俊勇副教授指导,完成于2008年6月10日,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学位为工学学士。该系统利用磁阻(GMR)传感器和高速微控制器(MCU)提高指南针的精度和便携性,实现了1°的精度,并能通过LCD显示和键盘控制数据上传至上位机。"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指南针设计,它是一种高精度的导航工具,旨在改进传统磁化指针和方位盘组合的指南针存在的便携性和灵敏度问题。电子指南针的核心在于使用了磁阻(GMR)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能够精确地检测到环境中的磁场强度。GMR传感器的特性使得系统在捕捉磁场变化时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系统结构主要包括GMR传感器、高速微控制器(MCU)、LCD显示器以及用户交互界面。GMR传感器负责采集地球磁场数据,这些数据随后由MCU进行处理,包括信号放大、滤波和计算,以确定方位信息。MCU是系统的核心,它不仅处理传感器数据,还控制LCD显示当前的方位信息,同时提供了键盘接口,允许用户通过键盘控制并上传指南针数据至计算机等上位机设备。 在实际测试中,该电子指南针模块达到了1°的精度,这是一个显著的提升,意味着它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导航指示。LCD显示屏则增强了用户友好性,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当前位置的朝向。此外,通过串行通信,数据可以方便地传输到其他设备,扩展了系统的应用范围。 论文详细阐述了电子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的选型理由、MCU的选型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处理和显示功能。此外,还可能涵盖了硬件电路设计、抗干扰措施、误差校正算法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涉及电子指南针、GMR传感器、MCU和LCD显示技术,这些都是构成这一高精度电子指南针系统的关键元素。通过这篇论文,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来改进传统的导航工具,以及如何将51单片机应用于高精度的实时导航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