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2.6.31移植指南:天祥电子实战详解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7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4 收藏 229KB PDF 举报
本篇文档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Linux-2.6.31内核在ARM平台上的移植过程,特别针对郭天祥的视频教程进行了说明。文章涵盖了从准备工作开始,包括获取Linux-2.6.31内核源码、配置交叉编译器、到具体硬件平台如TX2440A的驱动移植。以下是部分关键知识点: 1. 准备工作:首先,用户需要下载Linux-2.6.31.tar.bz2源码,并在Linux Red Hat 9.0环境中解压。在Makefile中设置目标架构(ARCH)和交叉编译工具(CROSS_COMPILE),确保与实际使用的硬件平台相适应。 2. 硬件初始化:在`mach-smdk2440.c`文件中,初始化I/O映射、时钟设置以及串口是关键步骤,错误的设置可能导致显示乱码。需要确保`s3c24xx_init_clocks()`函数中的时钟频率设置为12MHz,以符合实际硬件需求。 3. 机器码配置:为了使内核能够正确识别和配置目标设备,需要修改`mach-types`中的`s3c2440`机器码,这通常与Bootloader的配置相匹配。通过`make menuconfig`进入配置菜单,选择适合的配置文件,如`s3c2410`,以加载替代配置。 4. 驱动移植:文档详述了多个驱动的移植过程,包括NANDFlash、YAFFS2文件系统、LCD驱动、DM9000网卡驱动、UDA1341声卡驱动、SD卡驱动、RTC驱动、触摸屏驱动、USB设备驱动(包括摄像头)以及字符设备和背光驱动等。每个驱动都需要根据目标硬件的具体特性进行相应的修改和配置。 5. 内核结构与设备命名:了解驱动程序在内核源码中的组织结构和设备名称对于驱动的正确集成至关重要。理解设备在内核树中的位置有助于定位和调试驱动代码。 这份文档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开发者在移植Linux 2.6.31内核到ARM平台时,不仅处理基础的配置工作,还深入到了具体的硬件驱动层面,对于希望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使用Linux的工程师来说,是一份非常实用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