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直流电法探测:低阻区水瓦斯视电阻率的响应与综合分析

0 下载量 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254KB PDF 举报
井下直流电法作为一种在矿井探测中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特别适用于探测含水体和构造,它能够有效地判断构造的富水性以及地质体的位置。本文针对赵家寨煤矿12205工作面的三极超前直流电法探测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探测过程中,发现工作面内共有6处低阻异常区域,这些异常区的视电阻率反应了煤层中水和瓦斯的存在情况。 视电阻率对水的响应非常敏感,这使得通过直流电法可以对煤层的水和瓦斯含量进行间接测量。其中,4处低阻异常区经过钻探验证,确认富水性强且瓦斯含量相对较低,表明这些区域的煤体电阻率下降主要是由于水分增加。另一方面,剩余的2处低阻异常区瓦斯含量较高,但富水性较差,说明这些区域的水和瓦斯之间存在一种动态平衡,即水大则瓦斯相对较少,水小则瓦斯较多,这种现象符合一般煤层瓦斯赋存的规律,即水和瓦斯的分布通常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在煤体中,随着瓦斯含量的增加,其电阻率会下降,这是因为瓦斯的存在会影响煤体的电导性质。同时,水分的存在也会降低煤体的电阻率,尤其是当水分增加导致煤体转向离子导电时,导电性能显著增强。研究者们指出,水分对瓦斯的吸附能力有抑制作用,当水分充足时,煤体能容纳的瓦斯量减少,反之亦然,这就形成了水与瓦斯含量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因此,通过三极超前直流电法进行的探测,不仅可以识别矿井中的低阻异常区,还能为评估这些区域的潜在水和瓦斯风险提供重要依据。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矿井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避免因过高的瓦斯含量引发的突发事故,并为制定合理的开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这项研究为井下探测技术在煤层瓦斯探测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案例,对提升我国矿井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