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含酯基不对称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41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关于含酯基不对称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由大庆石油学院学报在2008年发表。研究中,作者使用长链烷基叔胺、盐酸和环氧氯丙烷合成N-(3-氯-2-羟丙基)-N,N-二甲基长链烷基氯化铵,然后将月桂酸和2-二甲氨基乙醇酯化得到二甲基月桂酸乙基叔胺。这两个产物通过季铵化反应结合,形成了含酯基不对称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实验通过红外光谱分析验证了合成路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该类表面活性剂因其特殊的双子结构,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和优良的性能,适用于乳化、杀菌、消泡和清洁剂等领域。" 本文探讨的是一个在2008年由邢凤兰、王文波和徐群共同完成的研究,发表在《大庆石油学院学报》上。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合成一种新的含酯基不对称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过程涉及两个主要步骤:首先,以长链烷基叔胺、盐酸和环氧氯丙烷为起始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生成N-(3-氯-2-羟丙基)-N,N-二甲基长链烷基氯化铵。接着,月桂酸与2-二甲氨基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二甲基月桂酸乙基叔胺。最后,这个酯化产物与前一步得到的氯化铵进行季铵化,从而得到目标的含酯基不对称双季铵盐。 红外光谱分析被用来验证合成过程中各阶段的化合物结构,证明了所采用的合成方法是合理的。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尤其是这种含酯基的不对称类型,因其独特的双亲性结构,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这使得它们在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方面更有效。此外,与其他表面活性剂混合时,它们能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故在乳化、杀菌、消泡和清洁产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是对双子表面活性剂领域的贡献,尤其是在中国,此类研究相对较晚。2001年以来,国内科研人员逐步开展了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作,而本研究则是在2004年和2005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非对称结构的双季铵盐进行了进一步探索,提升了这类材料的合成技术与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