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固定点与爬行电弱对称破缺的新机制

0 下载量 1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6 收藏 774KB PDF 举报
"Crawling technicolor" 在物理学领域,尤其是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中,"Crawling technicolor" 是一个关于电弱对称性动态破缺的新机制。这个概念源于对Nambu-Goldstone (NG) 模式的分析,当在非平凡的红外(IR)不动点αIR实现比例不变性时,Callan-Symanzik方程揭示出了一种不寻常的行为。传统的Wigner-Weyl(WW)模式下的缩放定律在这种情况下不再适用。 在这个新的机制中,运行耦合α在红外极限内并不直接趋向于αIR,而是"爬行"到接近但不过这个点。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αIR处的NG机制导致了一个无质量的膨胀子σ的存在。膨胀子在红外膨胀(IR expansion)中,即ε ≡ αIR - α 范围内变得显著,并且可以被识别为希格斯玻色子。与通常与Wigner-Weyl模式固定点或Coleman-Weinberg势相关的膨胀不同,这里的NG模式膨胀是真实的,因此更为自然。 膨胀子(或称为狄拉克玻色子)的质量平方与ε、β函数在αIR处的斜率β′、狄拉克衰减常数Fσ以及真空技术凝聚物的平方平均值 ⟨G^2⟩vac 有关。这种关系揭示了耦合强度如何随能量尺度变化,以及电弱对称性的破缺如何在不同的能量域内表现。 理论的有效性依赖于Zumino对于Dilaton拉格朗日量的一致性条件。通过对希格斯势的封闭形式的研究,作者发现与标准模型相比,存在与β'相关的偏差。如果耦合α在αIR附近的爬行区域覆盖了超过TeV尺度的足够宽的能量范围,这将对标准模型的预测产生显著影响,可能抑制某些效应。 这篇开放获取的文章由O. Cat`a、R.J. Crewther 和 Lewis C. Tunstall等人共同撰写,他们在不同的研究机构工作,包括德国锡根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和瑞士伯尔尼大学。文章在2019年7月19日接收,同年11月8日发表,为理解和探索电弱对称性破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