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中m序列的编程与Simulink仿真

"m序列的matlab的仿真实现——通过MATLAB编程和Simulink动态仿真两种方式实现m序列的产生及其性能分析"
m序列,全称为最大长度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Maximum Length 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 Sequence),是一种重要的伪随机数序列,广泛应用于通信、编码理论、密码学以及测试与测量等领域。它们因其良好的统计特性,如自相关性低、周期性强等,被视作理想的伪随机信号。
m序列的生成基于线性移位寄存器,通常由n个二进制存储单元(称为触发器)构成,每个单元可以是0或1。序列生成过程中,根据预设的线性反馈函数,当前单元的值由前面几个单元的组合决定。当反馈连接按照特定规则设置时,可以得到一个最大长度的周期序列,即m序列。最大长度m是由线性移位寄存器的阶数n和反馈函数决定的,一般满足m=2^n - 1。
在MATLAB中,m序列的实现通常有两种方法:编程和Simulink仿真。
1. MATLAB编程实现:通过定义线性移位寄存器的结构和反馈函数,可以编写MATLAB代码生成m序列。通常会用到循环结构和位操作函数,如`bitxor`(异或操作)来模拟线性反馈。例如,初始化一个n位的寄存器,然后通过反馈函数更新寄存器的状态,每次迭代都将新的状态作为序列的一个元素。
2. Simulink动态仿真:Simulink是MATLAB的图形化建模工具,可以直观地表示系统的行为。在Simulink中,可以创建一个包含线性移位寄存器和反馈逻辑的模型。每个触发器可以用一个延迟模块表示,反馈函数则通过逻辑门(如与门、异或门)实现。通过运行仿真,可以得到m序列的实时输出。
这两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点。编程实现简洁明了,便于理解,且容易进行定制和扩展;而Simulink仿真则更利于观察系统动态行为,适合于复杂的系统分析和验证。通过MATLAB和Simulink的结合,可以进行深入的性能分析,如计算m序列的相关系数、自相关函数等,以验证其伪随机性。
在论文中提到的仿真实验表明,MATLAB编程和Simulink动态仿真都是可行的m序列实现方法,且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和设计合理性。这为m序列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
关键词:伪随机码;m序列;线性移位寄存器;MATLAB;Simulink;通信;编码;密码学;测试与测量
2021-07-03 上传
2021-10-17 上传
184 浏览量
1324 浏览量

KGMAC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深入理解Apache Tomcat 8.0.22 - Java Web服务器特性与管理
- 64位柯尼卡美能达bizhubC7528驱动下载安装指南
- 唐向宏版《数字信号处理》课件详解
- 使用jquery为图片添加交互热区示例
- 探索C++制作的超级玛丽源码与程序
- C#图书售卖系统源码下载与功能介绍
- Strava活动统计图形生成工具使用指南
- Android竖直滑动条实现与应用源码分享
- PDF文件对比工具:发现不同之处
- MFC实现的链表信息录入工具详解
- 握奇W5182写卡器驱动程序兼容Win7和XP
- Apache Tomcat 8.0.21版本特性与配置指南
- EVR平台:C#驱动的综合开发平台介绍
- MFC编辑框程序使用教程及源码分享
- 系统完整性审核失败解决方案及代码签名问题分析
- 学习Gogs的Dockerfile构建与部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