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处理器驱动的微型计算机历史与发展:ENIAC到现代集成

需积分: 3 27 下载量 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0 收藏 23.84MB PDF 举报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清华大学)》是一本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材,主要关注于微型计算机的原理和发展历程。章节内容涵盖了微型计算机的概述,其中详细介绍了世界上第一台现代意义的电子计算机——ENIAC,这台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机器,拥有18,000个电子管和巨大的功率消耗,尽管如此,它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开端。 书中特别强调了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与微处理器的进步密切相关。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是以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作为重要标志的,微处理器集成度的提升是关键指标。早期的微处理器集成度较低,例如每代可能间隔较长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集成度每隔几年就有显著提高,比如从最初的几百个晶体管到后来的数千甚至上百万个,这使得微型计算机的性能和体积大大减小,从而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 此外,教材还提到了CPU(中央处理器)的重要性,它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指令并控制整个系统。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进步,CPU不仅在功能上更为强大,而且功耗和尺寸也得到了显著优化。书中的网站链接www.plcworld.cn可能指向更多关于微控制器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世界,这些都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重要分支。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硬件层面,还包括操作系统、编程语言以及应用软件的演进。这些都反映了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使得计算机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息处理工具。通过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清华大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为进一步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