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人工智能:非饱和粉土坡面降雨非正交入渗机制研究
版权申诉
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2
收藏 4.12MB PDF 举报
本文档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非饱和粉土坡面降雨非正交入渗机理"这一主题。在自然和工程实践中,非饱和土壤斜坡是最常见的地貌类型,其稳定性受到降雨影响,降雨引发的渗流可能导致坡体变形甚至滑坡,因此对降雨条件下的水渗透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理论通常采用正交分解方法,将坡度角作为主要边界条件来分析降雨渗漏问题,这种被称为正交理论的方法在处理降水渗流时被广泛应用。然而,研究表明这种方法与实际现象存在明显差异,因为它假设了渗流方向与坡面角度相一致,而实际上降雨渗流并不总是沿着特定的方向进行。
作者通过获取硅土的土壤-水分特性曲线(SWCC),结合压力计测量数据,探讨了不同孔隙水压力下的非饱和土壤 hydraulic conductivity。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孔隙水压力(即矩阵吸力)的减小,土壤的孔隙度增大,渗透系数也随之提高。然而,当孔隙水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尽管孔隙度继续增加,渗透系数却趋于稳定,这反映了土壤渗透性受孔隙结构和吸力复杂关系的影响。
因此,本文的研究引入了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新方法,旨在突破传统的正交理论限制,更精确地模拟降雨条件下非饱和粉土坡面的实际渗流过程。通过图像处理,可以捕捉到土壤微结构的变化和渗流路径的非线性特性,从而为更精准的坡面稳定性评估和灾害风险预测提供科学依据。这项工作不仅提升了我们对降雨非正交入渗的理解,也为未来在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新的可能。
2021-07-10 上传
2021-10-09 上传
2021-05-14 上传
2021-09-26 上传
2021-11-18 上传
2021-12-14 上传
2020-07-15 上传
2021-05-10 上传
2021-12-14 上传
programyp
- 粉丝: 89
- 资源: 9323
最新资源
- IEEE 14总线系统Simulink模型开发指南与案例研究
- STLinkV2.J16.S4固件更新与应用指南
- Java并发处理的实用示例分析
- Linux下简化部署与日志查看的Shell脚本工具
- Maven增量编译技术详解及应用示例
- MyEclipse 2021.5.24a最新版本发布
- Indore探索前端代码库使用指南与开发环境搭建
-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PPT课件第六版康华光
- MySQL 8.0.25版本可视化安装包详细介绍
- 易语言实现主流搜索引擎快速集成
- 使用asyncio-sse包装器实现服务器事件推送简易指南
- Java高级开发工程师面试要点总结
- R语言项目ClearningData-Proj1的数据处理
- VFP成本费用计算系统源码及论文全面解析
- Qt5与C++打造书籍管理系统教程
- React 应用入门:开发、测试及生产部署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