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植被解译对比研究:非监督、监督与叠加分类
需积分: 9 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587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关于在高速公路植被解译中三种不同方法的比较研究,以福建兴尤高速公路尤溪县境内路段为实例。研究利用遥感图像和多元数据,结合实地调查,通过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和叠加分类三种技术进行植被类型的识别和制图,最终将研究区域的土地类型划分为7类:针叶林、阔叶林、毛竹、经济林、农田、农村用地和水体。研究表明,叠加分类方法在解译精度和匹配实际植被情况上表现最佳。"
这篇论文详细探讨了在高速公路沿线植被分析中,遥感解译技术的应用。首先,选取的研究区域位于福建省尤溪县内的兴尤高速公路两侧,总宽度为20公里,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络规划的一部分。研究的核心是对比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和叠加分类这三种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在植被类型识别上的效果。
非监督分类是一种基于图像像素聚类的方法,无需预先知道类别信息,而是让计算机根据像素间的相似性自动分组。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充足先验信息的情况,但可能因初始种子点选择的不确定性导致分类效果的差异。
监督分类则需要人为提供已知的训练样本,通过学习这些样本的特征来建立分类模型,然后将模型应用到整个图像中进行分类。这种方法依赖于高质量的训练数据,对地物识别的准确性较高,但在复杂地表覆盖和多变环境条件下可能会遇到挑战。
叠加分类则是将多个遥感图像或图像的不同波段组合起来进行分类,这种方法能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源,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精细度。在本研究中,叠加分类显示出了最高的解译精度和与实际植被状况的吻合度。
论文指出,叠加分类在高速公路植被解译中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综合考虑多个遥感特征,如光谱、纹理和空间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识别和区分不同的植被类型。这对于评估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生态保护策略以及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结合野外调查和样方调查的数据,不仅增加了解译的可靠性,还验证了遥感解译结果的有效性。这种综合性的方法为未来类似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框架。
关键词涉及的“植被解译”是遥感领域的核心内容,涉及到如何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植被信息。“高速公路”则与环境影响和土地利用变化相关,而“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和“叠加分类”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关键技术,用于提高地物识别的精确性。这些技术的应用对于理解和管理复杂的地理环境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
2019-12-26 上传
2022-11-30 上传
2021-05-21 上传
2020-07-04 上传
2021-05-23 上传
2022-03-13 上传
2010-10-05 上传
2021-05-26 上传

weixin_38713306
- 粉丝: 3
- 资源: 883
最新资源
- Material Design 示例:展示Android材料设计的应用
- 农产品供销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 Java实现两个数字相加的基本代码示例
- Delphi代码生成器:模板引擎与数据库实体类
- 三菱PLC控制四台电机启动程序解析
- SSM+Vue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实现与源码分析
- Java帮助系统代码实现与解析
- 开发台:自由职业者专用的MEAN堆栈客户端管理工具
- SSM+Vue房屋租赁系统开发实战(含源码与教程)
- Java实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算法
- 构建模块化AngularJS应用的四边形工具
- SSM+Vue抗疫医疗销售平台源码教程
- 掌握Spring Expression Language及其应用
- 20页可爱卡通手绘儿童旅游相册PPT模板
- JavaWebWidget框架:简化Web应用开发
- 深入探讨Spring Boot框架与其他组件的集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