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发展历程与特点详解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5 收藏 6.48MB PPT 举报
本篇汇编语言课件聚焦于一个典型的现代应用系统,从传感器、A/D转换器到显示器,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架构。章节开始于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强调了理解计算机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的重要性,以及掌握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协作的关键。 课程内容深入探讨了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主要时代:第一代(4位和低档8位)起自Intel的4004,历经4040和8008等产品;第二代以Z80和Apple-II为代表;第三代出现了8086和IBM PC系列;第四代以32位微处理器为主,如80386和Pentium系列;第五代则进入64位高档微处理器时代,如Itanium和RISC芯片,适用于高性能服务器和专业工作站。 微处理器的不断发展体现了技术进步,从最初的集成度较低到后来的高性能,主频也由几十千赫兹提升至数兆赫兹。微型计算机的特点被着重阐述,包括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提高了便携性和能效;可靠性高,适应各种环境;结构简洁,设计灵活,易于扩展;以及性能价格比高,满足了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此外,课件还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分类方法,如根据微处理器位数划分(1位到64位)、功能和结构上的区分(单片机和多片机)、以及组装方式(单板机和多板机)。这反映了技术演进中不同层次和用途的多样性。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构造和演变,以及它在现代科技中的关键作用。这对于理解和开发基于汇编语言的应用程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