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活化法制备黄麻杆活性炭:优化工艺与性能研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0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629KB PDF 举报
"该研究以黄麻杆为原料,通过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并探讨了磷酸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确立了最佳制备条件。最佳工艺参数为磷酸浓度2mol/L、活化温度400℃、活化时间1小时。实验结果显示,所制得的活性炭得率为42.93%,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碘吸附值为1059.26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353.10 mg/g,比表面积为1779.4 m2/g,总孔容为0.960 cm3/g,平均孔径为2.16 nm,表现出高中孔率的孔隙结构。"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探讨了磷酸活化法在制备活性炭方面的应用,特别是使用黄麻杆这种可再生资源。活性炭因其独特的孔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被广泛用于环保领域,如空气净化、溶剂回收、水处理和催化剂载体。传统活性炭主要由煤炭或木材制成,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资源再利用的需求,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农业废弃物作为活性炭原料的可能性。 黄麻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副产品,通过磷酸活化法,可以将其转化为活性炭,这种方法涉及到在高温下用磷酸处理原料,以创建和发展其内部孔隙结构。正交实验设计是优化过程的关键工具,它帮助研究人员系统地分析各个因素(磷酸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得到的活性炭具有较高的得率,这意味着黄麻杆的转化效率高,同时,其吸附性能指标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表明,这种活性炭具有出色的吸附能力,适合用于吸附小分子和大分子污染物。 此外,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对其吸附性能至关重要。比表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活性炭与污染物接触的表面积,而总孔容和平均孔径则决定了活性炭能吸附的分子大小和数量。文中提到的活性炭具有1779.4 m2/g的比表面积和2.16 nm的平均孔径,这表明其拥有大量的微孔和中孔,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污染物分子,提高了吸附效率。 这项研究为农业废弃物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同时也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开发更高效、环保的活性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