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色谱定量方法历史与应用概述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6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3 收藏 1.27MB PPT 举报
定量方法-GC-理论2010是关于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的深入探讨,该领域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按其在固定相(通常为填充或毛细管柱)上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以下是主要内容概览: 1. **色谱发展史**: - 色谱技术起源于1906年对植物色素的分离,随后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如James和Martin在1952年创立了现代气相色谱法。 - 1954年,热导检测器(TCD)被引入到色谱仪中,1956年VanDeemter提出了色谱动力学的速率理论。 - 毛细管色谱在1957年出现,这使得色谱变得更小型化和高效。同时,各种检测器如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等也相继问世。 - 到1959年,裂解气相色谱仪开始普及,进一步扩展了应用范围。 2. **色谱分类与理论基础**: - 色谱法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状态可分为气液色谱、液液色谱等,而色谱柱内部的分离依据的是色谱的热力学理论(塔板理论),如理论塔板数N的计算公式。 - 动力学理论以VanDeemter方程为核心,它考虑了填充柱中的涡流扩散、纵向扩散和传质阻力等因素。 3. **气相色谱仪构成与操作**: - 基本流路图包括钢瓶、载气控制系统、进样口、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部分。 - 载气的选择十分重要,常用有氦、氮、氩和氢(安全注意事项需格外注意),并根据不同的应用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填充柱、毛细柱、冷柱头或PTV进样)。 - 进样口、色谱柱和检测器的温度控制关键,需要考虑样品特性来确保最佳分离效果。 4. **热进样与冷进样**: - 热进样允许样品在较高温度下快速挥发,适用于挥发性较强的样品;而冷进样则可降低样品损失,适用于不稳定或热敏感的化合物。 定量方法-GC-理论2010提供了对色谱技术历史、基本原理、仪器操作以及进样策略的全面概述,对于从事或研究色谱分析的专业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