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5章:常用传输介质与链路层技术详解

需积分: 0 9 下载量 6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2.34MB PPT 举报
第5章探讨了计算机网络中的链路层及其在局域网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传输介质的选择和其性能参数。本章详细讲述了以下关键知识点: 1. 传输介质类型: - 10Base2:使用细同轴电缆,速度为10兆比特每秒(Mb/s),最大网段长度为185米,适用于短距离连接。 - 10Base 5:粗同轴电缆,同样速率为10Mb/s,最大网段可达500米,但因其较大的体积,通常用于早期的局域网环境。 - 10BaseT:双绞线电缆,是现代网络中的主流选择,速率相同,但最大网段限制为100米,适合室内布线。 2. 链路层服务和协议: - 链路层负责数据包的封装、解封装和传输,确保在不同链路上的可靠数据交换。 - 包括差错检测与纠正机制,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 多址访问协议(如CSMA/CD在以太网中)用于管理多个设备共享同一信道的情况,避免数据包碰撞。 - 链路层寻址,例如MAC地址,用于区分网络中的每个设备。 - 可靠传输是通过确认机制和错误重传确保数据到达目的地。 3. 链路层信道类型: - 广播链路支持多台主机同时通信,如LAN和无线网络,需要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来管理通信和避免冲突。 - 点对点链路则是直接连接两个设备,如路由器间的连接,访问控制简单,更侧重于数据帧的成帧和错误处理。 4. 链路层协议示例: - 以太网是最常见的链路层协议,采用CSMA/CD技术。 -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是一种点对点的链路控制协议,常用于拨号连接和远程访问网络。 -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则是一种基于电路交换的链路层技术,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5. 链路层设备: - 集线器(Hub)和交换机是物理层设备,负责信号放大和转发,它们在网络中起着连接作用。 - 交换机能提供更高效的数据传输,因为它可以识别和直接转发特定的目的地帧,避免全网广播。 6. 网络层与链路层的关系: - 网络层关注的是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整体路径,而链路层则处理每个链路的具体通信,两者协同工作,确保数据从一个节点安全、有效地传递到另一个节点。 第5章深入讲解了计算机网络中的链路层技术,包括传输介质、协议设计、多路访问控制以及不同设备的角色,这对于理解网络通信的底层原理和技术实现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