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环境影响评价实例:非正常工况预测与超标分析

需积分: 21 0 下载量 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1.57MB PPT 举报
本课件名为"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含非正常工况-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主要针对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材料。课程内容涵盖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实例分析提升考生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和标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课程强调了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适用性分析,包括分析法律法规的适用性、项目与环境保护政策及产业政策的一致性,以及与环境保护规划和功能区划的匹配性。这要求评价者具备扎实的法律背景,以便确保项目的合规性。 其次,深入剖析了项目分析部分,涉及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污染源强、资源和能源消耗、清洁生产水平,以及改扩建工程污染物排放变化的计算。同时,不同工程方案的选择也是必不可少的,如选址、规模和工艺设计等。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是评价的基础,包括确定环境敏感区、制定调查监测方案、评估环境质量,并对环境问题进行识别。在此过程中,识别环境影响因素、筛选评价因子,确定评价范围和环保要求,设置评价专题,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式与评价方法是核心任务。特别是非正常工况的预测和评价,需要考虑极端条件下的环境影响,增加了复杂性和挑战。 环境风险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可能风险事故的描述,探讨预防和减轻环境风险的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的分析则着重于污染物排放的达标性、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的评估。 最后,环境可行性分析是对建设项目整体环境影响的总结,不仅要评判项目的环境适应性,还要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准确性。这一步涉及建设项目竣工后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的制定,确保项目在运行期间的持续环保性能。 通过这些案例分析,学习者能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操作技巧,提高其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素养。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实际案例的应用,都是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