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开发模式与协议制定原则

需积分: 10 5 下载量 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3 收藏 1.65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协议制定的基本原则以及服务器开发模式中的常见模型和技巧,强调了在设计协议和服务器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如流量控制、校验法则、向上扩展性和向下兼容性。同时,文章还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服务器模型,包括互控型、单控型和互不控型服务模型,以及TCP与UDP的选择,并给出了XML作为扩展性良好的协议载体的例子。 在服务器开发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通讯问题,这涉及到选择合适的通讯模型、通讯方式和制定合理的通讯协议。对于信息传输的特性,必须确保信息的完整性、顺序性和时效性。为了保证这些特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机制,如信息分割、丢包检测、可靠重传等。TCP和UDP作为两种常见的传输层协议,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TCP提供面向连接的、有流量控制的传输,适合对完整性、顺序性要求高的服务;而UDP则提供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适合对时效性要求高的服务,但可能牺牲了一定的可靠性。 协议制定的基本原则是服务器开发的核心。流量控制确保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拥塞;校验法则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性;向上的扩展性意味着协议应能适应未来新增的功能或需求;向下兼容性则保证新版本的协议能够与旧版本系统正常交互,减少升级带来的困扰。 服务器开发模型包括互控型、单控型和互不控型。互控型服务通常用于事务处理,例如银行交易,要求高完整性和顺序性,适合使用TCP。单控型服务允许更快的速度,但需要应用层处理丢包和重传。互不控型服务,如实时游戏,更注重时效性,常采用UDP。 协议载体的选择也至关重要,XML作为一种文本协议,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扩展性,适合描述复杂的数据结构,但其传输效率相对较低。TVL(Tag-Value-Length)作为二进制协议载体,扩展性好且传输效率高,但解析相对复杂。 服务器开发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包括协议设计、通信模型选择、服务模型定义以及协议载体的选取,每个环节都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技术需求进行细致的设计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