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淮河流域暴雨分析:云系特征与环境条件
需积分: 5 12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268KB PDF 举报
"2003年淮河流域持续暴雨的云系特征及环境条件 (2007年)"
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学领域的论文,主要探讨了2003年6月21日至7月22日期间淮河流域持续暴雨的气象特征、云系形态以及大尺度环境条件和水汽来源。通过对常规观测数据、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分析资料和GOES-9卫星云图的综合分析,研究者揭示了这次极端降水事件的详细情况。
在降水特征方面,暴雨过程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6月21日至7月2日)的降水量最为集中。淮河流域的云系表现为稳定的大尺度梅雨锋云系,这种云系在梅雨季节通常会带来持续的降水。云系中包含多个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这些系统在红外亮温频率统计中显示,亮温低于-52℃的区域对应着强烈的对流活动,是造成淮河流域强降水的关键因素。
通过卫星云图普查,研究者识别出34个影响淮河流域的MCS,其中10个为α中尺度对流系统(MCSα)和24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MCSβ)。这些系统大多在淮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形成并消散,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它们源自青藏高原。这表明,尽管青藏高原对东亚夏季气候有显著影响,但在此次事件中并非主要的水汽来源地。
在水汽来源上,研究指出淮河流域对流层低层存在三股主要的水汽输送带:第一股是跨越赤道的气流,其水汽输送作用最强;第二股来自南海地区,输送作用相对较弱;第三股来自菲律宾以东的热带太平洋地区。这些水汽输送带对淮河流域的降水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涉及“淮河暴雨”、“云系”、“红外亮温统计”、“中尺度对流系统”和“水汽输送”,表明该研究的核心在于理解暴雨发生时的气候系统动态和水汽路径。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要素,可以提高对未来类似极端降水事件的预报准确性和预警能力,从而更好地防范和应对洪水等灾害。
2020-02-21 上传
2023-10-24 上传
2021-05-16 上传
2021-05-14 上传
2021-05-14 上传
2022-04-17 上传
2021-05-17 上传
2021-05-07 上传
2021-06-15 上传
weixin_38563176
- 粉丝: 2
- 资源: 920
最新资源
- BottleJS快速入门:演示JavaScript依赖注入优势
- vConsole插件使用教程:输出与复制日志文件
- Node.js v12.7.0版本发布 - 适合高性能Web服务器与网络应用
- Android中实现图片的双指和双击缩放功能
- Anum Pinki英语至乌尔都语开源词典:23000词汇会话
- 三菱电机SLIMDIP智能功率模块在变频洗衣机的应用分析
- 用JavaScript实现的剪刀石头布游戏指南
- Node.js v12.22.1版发布 - 跨平台JavaScript环境新选择
- Infix修复发布:探索新的中缀处理方式
- 罕见疾病酶替代疗法药物非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报告
- Node.js v10.20.0 版本发布,性能卓越的服务器端JavaScript
- hap-java-client:Java实现的HAP客户端库解析
- Shreyas Satish的GitHub博客自动化静态站点技术解析
- vtomole个人博客网站建设与维护经验分享
- MEAN.JS全栈解决方案:打造MongoDB、Express、AngularJS和Node.js应用
- 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复试代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