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淮河流域暴雨分析:云系特征与环境条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2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268KB PDF 举报
"2003年淮河流域持续暴雨的云系特征及环境条件 (2007年)" 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学领域的论文,主要探讨了2003年6月21日至7月22日期间淮河流域持续暴雨的气象特征、云系形态以及大尺度环境条件和水汽来源。通过对常规观测数据、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分析资料和GOES-9卫星云图的综合分析,研究者揭示了这次极端降水事件的详细情况。 在降水特征方面,暴雨过程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6月21日至7月2日)的降水量最为集中。淮河流域的云系表现为稳定的大尺度梅雨锋云系,这种云系在梅雨季节通常会带来持续的降水。云系中包含多个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这些系统在红外亮温频率统计中显示,亮温低于-52℃的区域对应着强烈的对流活动,是造成淮河流域强降水的关键因素。 通过卫星云图普查,研究者识别出34个影响淮河流域的MCS,其中10个为α中尺度对流系统(MCSα)和24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MCSβ)。这些系统大多在淮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形成并消散,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它们源自青藏高原。这表明,尽管青藏高原对东亚夏季气候有显著影响,但在此次事件中并非主要的水汽来源地。 在水汽来源上,研究指出淮河流域对流层低层存在三股主要的水汽输送带:第一股是跨越赤道的气流,其水汽输送作用最强;第二股来自南海地区,输送作用相对较弱;第三股来自菲律宾以东的热带太平洋地区。这些水汽输送带对淮河流域的降水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涉及“淮河暴雨”、“云系”、“红外亮温统计”、“中尺度对流系统”和“水汽输送”,表明该研究的核心在于理解暴雨发生时的气候系统动态和水汽路径。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要素,可以提高对未来类似极端降水事件的预报准确性和预警能力,从而更好地防范和应对洪水等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