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编译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总结及结构图

需积分: 11 8 下载量 6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4-02 收藏 54KB DOCX 举报
编译程序通常由编译程序的前端和后端两部分组成。编译程序的前端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等阶段,其主要功能是将源程序转换为中间代码并进行一些优化工作,同时也负责处理错误和管理符号表等工作。而编译程序的后端主要包括目标代码生成以及与目标机相关的出错处理和符号表操作等阶段,其主要功能是将中间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 总体来说,编译程序的前端主要依赖于源语言而与目标机无关,而后端主要依赖于目标机而一般不依赖源语言。整个编译程序的工作流程是先经过前端处理源程序生成中间代码,再经过后端处理中间代码生成目标代码。 可以用以下的总体结构图来描述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流程: ``` +---------------------+ | 源程序 | +---------+-----------+ | | 编译程序的前端 | +---------v-----------+ | 中间代码 | +---------+-----------+ | | 编译程序的后端 | +---------v-----------+ | 目标代码 | +---------------------+ ``` 通过以上结构图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编译程序的工作流程,首先源程序经过前端的处理生成中间代码,然后再由后端的处理生成目标代码。整个过程中,编译程序的前端和后端各自负责不同的功能,共同完成将源程序翻译为目标程序的任务。 综上所述,编译程序的前端和后端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各自负责独特的功能,通过协作完成源程序到目标程序的翻译过程。这种结构化的编译程序设计使得编译过程更加清晰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