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定址哈希表详解与实例

0 下载量 14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1 收藏 57KB PDF 举报
本文档分享了一个基于开放定址法的哈希实例,适用于单片机基础知识的学习者。首先,作者定义了哈希表的基本结构,包括`KeyType`表示关键字域的数据类型,以及`ElemType`结构体,用于存储关键字(key)和一个额外的有序值(ord)。哈希表的存储结构采用了开放定址哈希表,通过一个动态分配的数组`elem`来存储数据元素,数组长度由一系列素数构成的数组`hashsize`控制,如11、19、29和37。 哈希函数的选择和设计对哈希表的性能至关重要,但此处并未提供具体的哈希函数。全局变量`m`用来追踪当前的哈希表长度,而`sizeindex`则是指针`elem`指向的当前哈希表容量对应的索引。 核心函数`InitHashTable`用于初始化一个空的哈希表,它会为哈希表分配内存空间,并设置初始的元素个数为0和存储容量为`hashsize[0]`。函数接收一个`HashTable`类型的指针作为参数,通过`malloc`动态分配内存,并返回成功或失败的状态。 文档中还包含了几个预定义的宏,如`SUCCESS`表示成功,`UNSUCCESS`表示失败,`DUPLICATE`用于标识插入时发生冲突的情况。这些宏有助于简化代码逻辑,提高可读性。 整个例子展示了如何在单片机环境下实现一个基本的哈希表,适合初学者理解哈希数据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然而,为了完全实现一个哈希表,还需要实现哈希函数、处理冲突的方法(如线性探测或链地址法),以及插入、查找和删除等核心操作。这部分内容可能超出了给定部分,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