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安全配置:GB/T 22239-2008等级保护实践指南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13 30 下载量 6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6 收藏 65KB PDF 举报
"主机安全等级保护配置指南是根据GB/T 22239—2008标准,旨在指导主机管理者和使用者如何强化主机安全,以满足第二级至第四级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需求。文章关注通用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并提供第三方安全技术的运用建议。主要内容涉及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安全标记、剩余信息保护等多个方面,确保主机在存储、处理信息过程中的安全性。" 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是指导主机安全配置的重要标准,它定义了多个层面的安全要求,以增强主机的防护能力。首先,身份鉴别是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系统的关键,标准要求采用多种鉴别方式,保护鉴别信息的保密性,设定复杂度高的密码策略,并规定鉴别失败时的应对措施。 其次,访问控制是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可以执行特定操作。标准规定了访问控制的主体、策略及粒度,强调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和最小权限原则的重要性。 安全审计是追踪和记录系统活动的重要手段,以备后续分析和调查。标准要求设立明确的审计策略,具备强大的审计功能,妥善保存审计日志,包含关键事件,并保护审计进程不受干扰。 安全标记用于标识信息的敏感级别,要求对所有主体和客体进行标注,以便于实施不同级别的访问控制和保密措施。这一机制有助于防止敏感信息的不当扩散。 剩余信息保护则关注数据的生命周期管理,特别是数据删除后存储空间的清理。标准规定要清除鉴别信息、系统文件等不再需要的数据,防止通过残留信息恢复数据,确保信息安全无遗漏。 文章还提到了广泛应用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XP/Vista/7、Windows Server 2000/2003/2008,以及类UNIX系统如Linux、Solaris、AIX和HP-UNIX等。这些系统都需要根据上述标准进行相应的安全配置。 主机安全等级保护配置指南为信息系统管理员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指南,帮助他们在日常管理和维护中遵循最佳实践,确保主机系统的安全,从而保障整个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