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翁同稣日记》中的冷暖感知与气候变化研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3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590KB PDF 举报
"《翁同酥日记》中的冷暖感知记录及其对气候冷暖变化的指示意义 (2007年)" 这篇论文详细探讨了清代文人翁同酥的日记中关于冷暖感知的记录如何能作为气候变化研究的有效参考资料。通过对比日记中的冷暖感知与同一时期的器测月均温度数据,研究人员运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这些感知记录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研究发现《翁同酥日记》中的冷暖感知记录确实能够反映出气候变化的趋势,但其作为气候变化指标的效果会因时间尺度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年内的月度或季度尺度上,极热、偏热、偏凉和极冷日数的记录对于气候变化的指示作用较为显著,特别是偏凉和极冷日数,它们能更准确地反映气候变化情况。 然而,当考察年际尺度的气候波动时,论文指出冷暖感知记录在反演夏季(6月至8月)月均温度方面的表现相对较弱。这可能是因为夏季温度较高,人体感知的温度变化不如其他季节明显,导致日记中的记录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降低。 进一步,论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冷暖感知记录对各个月份月均温度的指示效果。结果显示,极冷日数在1月、3月、5月、9月和12月是最优的温度替代指标,这意味着这些月份的冷暖感知记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实际的平均温度变化。此外,通过统计极冷日数的多少,还能识别出历史上极端寒冷或炎热的年份,这为研究历史气候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篇论文揭示了古代私人日记中蕴含的气候信息价值,证明了冷暖感知记录能够为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特别是在传统气象记录缺失的情况下,这种非传统的数据来源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方法的运用扩展了我们理解和重建过去气候状况的方式,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气候变化历史规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