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贯》戏剧对白英译策略:语料库分析

0 下载量 1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250KB PDF 举报
"这篇学术论文主要探讨了基于语料库的戏剧言语英译策略,以中国古典戏剧《十五贯》的两种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翻译中的语音、词汇、句子和篇章四个层面,以及辅音群、词汇难度、句长分布、代词使用和话轮转换五个关键维度。" 在戏剧翻译中,尤其是中国戏剧的英译,翻译的挑战在于如何准确地传达戏剧对白的韵律、语言特色和表现力。《十五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其英译不仅要保持原剧的语言魅力,还需适应英语读者的理解习惯。通过建立语料库,研究者韩江洪和胡蒙楠对《十五贯》的两种英译本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和分析。 首先,在语音层面,他们发现减少辅音群的使用对于提升英语对白的流畅性和易于理解至关重要。英语中的辅音群可能会增加发音难度,影响演员的表演效果。因此,译者需要适当简化这些结构,确保演员能够轻松上口。 其次,词汇选择是影响戏剧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指出,避免使用难度较大的词汇,转而选用常见词汇,可以提高观众的理解度。同时,使用简洁、通俗的词汇也有助于保留戏剧的通俗性和亲民感。 在句子结构方面,短句被推崇为更佳的选择,因为它们更利于快速理解和表达,同时符合舞台表演的需求。长句可能会导致观众在理解上产生困难,影响剧情的连贯性。 代词的使用也是翻译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建议,多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这能增强角色之间的互动感,使对话更加生动且易于跟随。此外,有效管理话轮转换,即角色间的对话交替,对于保持剧情的节奏和动态至关重要。 最后,通过对《十五贯》两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者强调了语料库方法在戏剧翻译研究中的价值,这种方法能够量化并系统地分析翻译策略的效果,为今后的戏剧翻译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戏剧言语英译、语料库、《十五贯》 这篇文章的结论是,成功的戏剧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还需要考虑到英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和舞台表演的实际需求。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可以找出优化翻译策略的途径,从而更好地将中国戏剧文化传递给国际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