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隧道保温技术研究:以西藏圭嘎拉隧道为例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2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7 收藏 798KB DOCX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寒隧道保温结构的优化设计,以西藏圭嘎拉隧道为例,分析了冻害问题对隧道结构安全和运营稳定性的影响,并介绍了现有的几种防冻保温技术及其优缺点。" 在高寒地区,冻土的存在对隧道建设带来了特殊的挑战。隧道作为穿越冻土高山的有效途径,其建设和维护必须考虑到冻害的影响。根据研究,大约半数以上的寒区隧道存在冻害问题,如漏水、挂冰、冻胀和结构损坏,这些不仅威胁到隧道的安全,还增加了维修成本。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并实施了多种防冻保温策略。首先,赖远明等采用了防寒保温门,通过限制冷空气进入隧道来提高内部温度,但这在高车流量情况下可能削弱保温效果并影响行车安全。其次,Lai等人尝试了"电伴热+保温隔热层"的主动加热法,通过加热电缆提升衬砌和围岩温度,避免排水系统冻结,然而这种方法需要持续消耗大量能源,增加了运营成本。 相比之下,铺设有机材料保温层成为更常见的选择,如聚氨酯、酚醛泡沫和聚苯乙烯等。周晋筑、谢红强、姚红志、周小涵和张耀等的研究都关注了保温层的材料选择、厚度和铺设方式对围岩温度场的影响。其中,聚氨酯保温板在5cm厚度时表现出最佳的保温效率,外贴式铺设也有更好的保温效果。然而,这些有机材料在冻融循环下老化速度快,保温性能会逐渐减弱,可能导致隧道结构的冻融破坏风险增加。 因此,高寒隧道保温结构的优化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材料的耐久性、保温性能、成本以及对运营安全的影响。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寻找更耐用的保温材料、优化保温结构设计,以及发展更节能的防冻技术,以确保隧道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593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