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化推动的互联网三级结构演变

需积分: 42 2 下载量 3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0 收藏 968KB PPT 举报
在因特网发展的第三阶段,我们关注的关键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商业化ISP网络的崛起:1993年,NSFNET,一个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网络,逐渐被私营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网络所取代,这标志着互联网从学术研究领域走向商业化和大众化。 2. NAP(网络接入点)的创建:1994年,为了解决互联网流量交换问题,四个主要电信公司设立了NAP,这些节点配备了高性能交换设备,进一步促进了网络的扩展和流量管理。 3. 多级结构网络的形成:这个时期,互联网逐渐演变成多层次的网络架构,使得信息传输更加高效和灵活。 4. 标准化工作:在因特网标准化方面,国际上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以确保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这是互联网能够迅速普及和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5. 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的计算机网络在这一阶段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全球同步融入了信息时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6.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讨论了带宽、时延和时延带宽积等关键性能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网络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7. 体系结构与服务模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被划分为多个层次,包括实体、协议、服务和访问点,以及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区别。同时,比较了OSI和TCP/IP两种不同的体系结构。 8.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应用:应用层的客户-服务器模型在因特网上广泛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服务,如网站、电子邮件和云计算等。 9. 因特网的意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通信革新,因特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 10. 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这种技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时期的ARPA项目,其目标是设计出具有高生存性的网络,克服了传统电路交换的局限性。 因特网的第三阶段见证了网络从学术研究向商业化、全球化的转变,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凸显,性能指标成为关注焦点,以及网络体系结构和应用模式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