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常见错误分析与历史概述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5.65MB PPT 举报
本资源主要聚焦于C语言的常见错误分析,特别是针对谭浩强第三版PPT课件中的部分内容。章节14.1详细讨论了C语言编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1. 忘记定义变量:这是编程初学者常犯的错误,未声明的变量在编译时会引发错误,因为编译器无法识别其作用域。 2. 数据类型匹配问题:在输入输出操作中,如果数据类型(如整型、字符型等)与指定的格式说明符不匹配,可能导致数据解析错误或输出格式混乱。 3. 限制整型数值范围:C语言中的int类型有其固定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的操作可能导致溢出或数据丢失。 4. scanf函数的使用:在读取用户输入时,如果忘记使用地址符(&)将变量传递给函数,程序无法正确接收和存储数据。 5. 输入验证:如果用户提供的数据不符合预期的格式或逻辑,程序可能崩溃或产生意外结果。 6. 运算符误解:“=”在C语言中是赋值运算符,而不是比较运算符,混淆两者会导致代码逻辑错误。 7. 语句结束标志:遗漏或多余分号会影响程序的控制流程,可能会导致语法错误或难以预料的行为。 8. 复合语句的括号使用:不正确的花括号嵌套会导致控制结构的混乱,从而影响代码的执行逻辑。 9. 括号匹配:不恰当的括号使用可能导致代码解析错误,尤其是在函数调用、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中。 关于C语言的历史背景,它起源于1970年的B语言,由D.M.Ritchie改进为C语言以增强表达能力和适应性。C语言因为其简洁、高效和广泛移植性而迅速流行,尤其在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1978年出版的经典著作《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进一步巩固了其地位。随着时间的发展,C语言经历了ANSI标准的制定和更新,例如ANSIC和87ANSIC,以及ISO标准的接受,如ISO 9899-1990,这确保了语言的统一性和跨平台兼容性。虽然不同编译系统可能存在细微差别,但谭浩强的教程通常以ANSIC为基础,强调了理解和适应所使用的特定编译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