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模型解析:企业信息系统规划与应用阶段

下载需积分: 9 | PPT格式 | 136KB | 更新于2024-08-16 | 51 浏览量 | 3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诺兰模型-信息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诺兰模型是由美国专家R.L. Nolan提出的,它描述了一个地区、行业或国家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六个阶段,为理解和规划信息系统提供了理论框架。诺兰模型强调了信息技术从无到有,再到深入应用的过程,对于企业和组织的信息系统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非常有限,引入计算机主要是为了宣传和教育,人们对其的兴趣主要来源于新奇感,关注的是技术学习,而非实际的业务效益。 2. 普及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们对它的认识逐渐加深,开始基于实际需求应用计算机。此阶段,计算机主要用于学习和培训,但真正应用于管理的情况相对较少。 诺兰模型的其余四个阶段分别是: 3. 控制阶段:在这个阶段,计算机应用逐渐增多,组织开始意识到需要对这些应用进行管理和控制,以防止无序发展。 4. 数据管理阶段:随着数据量的增长,组织开始重视数据的管理和整合,建立了数据库系统,以支持更高效的信息处理。 5. 系统化阶段:在这个阶段,组织内的各个计算机系统开始相互连接,形成集成的网络系统,以实现信息共享和流程自动化。 6. 集成阶段:最后,信息技术成为组织运营的核心部分,系统高度集成,数据和流程在整个组织内无缝流动,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和决策质量。 信息系统规划是确保组织的信息系统与其总体战略目标相一致的关键过程。规划的目的包括:确保系统服务于企业战略,满足各部门信息需求,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以及明确系统开发的优先级。规划分为战略性规划和执行性规划,前者是宏观长远规划,后者则是具体实施计划。 战略性规划涉及企业战略指导下的信息资源配置,确定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地位和结构,而执行性规划则详细描述系统目标、运行环境、硬件与软件配置以及开发计划等,以便于实际操作和决策。 通过诺兰模型,我们可以理解信息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而更好地进行规划,确保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提升竞争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