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C2410 Linux 2.6.33内核移植与交叉编译教程

需积分: 25 1 下载量 19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8 收藏 1.19MB PDF 举报
本文档主要介绍了如何进行S3C2410处理器的Linux 2.6.33内核移植,并搭建一个适用于该硬件平台的交叉编译环境。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所需工具: 1. 搭建交叉编译环境: - 使用VMware Workstation创建并安装Red Hat Linux作为开发环境,以便利用其共享工具。 - 安装两个版本的编译器:arm-linux-gcc-3.4.1.tar.bz2和armv4l-tools-2.95.2.tar.bz2,以覆盖不同版本需求。尽管3.4.1版本较高,但实际测试表明它可以编译内核,而2.95.2版本适合vivi的编译。 - 解压这两个压缩包到虚拟机中的指定目录,例如`/opt/host/armv4l/`。 2. vivi移植: - 首先修改vivi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将`ARCH`变量设置为`arm`,并在第25行更改`CROSS_COMPILE`变量,指向交叉编译工具链的路径,如`/opt/host/armv4l/bin/armv4l-unknown-linux-`。 - 对于硬件特定的配置,特别是MTD(Memory Technology Device)分区,需要在`arch/s3c2410/smdk.c`文件中进行定制。这里示例了对NAND flash分区的修改,添加了三个分区:vivi、param和kernel,分别对应不同的存储区域和大小。 在整个过程中,开发者需要熟悉Linux内核移植的基本原理,包括理解目标平台架构、配置文件的调整、驱动程序的集成以及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来生成适合S3C2410的可执行代码。此外,文档还强调了根据实际需求定制分区表的重要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 完成这些步骤后,用户就可以将Linux 2.6.33内核成功移植到S3C2410平台上,并使用vivi工具进行后续开发工作。这个过程对于嵌入式系统开发者来说是一项关键技能,因为它涉及到了底层硬件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交互,以及移植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