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孔隙碳酸盐岩储层注气注水提升采收率实验分析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4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1.13MB PDF 举报
中东地区的某些碳酸盐岩储层主要表现为孔隙型,裂缝发育程度较低,这导致其气测渗透率较低,流体性质相对较差。针对这种地质特性,一项在2013年进行的研究通过选取中东某油田的S油藏作为实验对象,探索了注气和注水对提高采收率的可能性及其微观渗流机理。 研究发现,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在进行伴生气驱时,由于原油的物性特征,最小混相压力较高,使得在常规的地层条件下难以实现混相驱替。然而,与水驱相比,岩心测试显示烃类气体注入下的气驱效率通常更高,特别是当达到混相条件时,气驱效果显著提升。这得益于气驱能够有效降低原油的黏度,因为原油在气驱作用下体积膨胀,黏度降低,从而改善了流动性能。 尽管如此,烃类非混相驱油效率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储层原油黏度较高的情况下,通过气驱促使原油流动性的改善,可以显著提高驱油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该试验所采用的水驱和气驱方式主要侧重于利用大孔隙中的可动流体,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优化驱替策略进一步挖掘储层潜力,提升整体的采收率。 研究者强调,对于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尽管混合驱动可能面临挑战,但通过精细的工程设计和合理的驱动技术选择,如气体注入和水驱的组合,有可能克服这些难题,提高石油开采的经济效益。这项研究为此类储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有助于推动中东及全球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增产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