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存储器与CPU结构详解

需积分: 31 2 下载量 1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16.67MB PPT 举报
本节课程内容总结主要涵盖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础知识,由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的周宽久教授所讲授。课程内容包括五个主要部分: 1. 存储器的理论与分类: - 存储器根据不同的标准被分为多种类型,如按存储介质可分为磁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等;按存取方式有顺序存取、随机存取等;按在计算机中的角色可分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等。 - 存储器层次结构是关键概念,涉及不同层次之间的数据交换和缓存机制。 2. 主存储器: - 提到大小端概念,即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大端模式和小端模式会影响数据的读写操作。 - 清刷新方法是存储器维护数据稳定性的过程,特别是对于易失性存储器如RAM。 -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是主存的核心,其工作原理、时序控制以及与CPU的交互至关重要。 3. 计算机硬件结构: - 课程深入探讨了系统总线,它是连接CPU、内存和外设的关键组件,负责数据和控制信号的传输。 - 输入输出系统介绍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包括接口设计和协议。 4. 中央处理器(CPU): - 讨论了数的表示和运算方法,以及指令系统,涉及汇编语言和汇编程序设计。 - CPU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寄存器、ALU(算术逻辑单元)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在执行指令过程中的作用。 5. 控制单元(CU): - 控制单元是CPU内的核心部件,负责解释指令和控制其他硬件组件的运行。 - 控制单元设计涉及硬件层面的实现,包括指令译码、控制逻辑等。 此外,课程还涵盖了FPGA技术及Verilog编程,以及并行程序设计等内容,强调了实践技能的培养。考核方式包含卷面考试、实验和平时成绩,其中实验部分包括汇编、FPGA技术和并行编程的实践操作。教材选用的是唐朔飞教授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主要参考书目。 课程从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硬件结构的细节,旨在使学生全面理解计算机的运作原理和设计原理。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计算机硬件的核心要素,为后续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