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微波提取抗氧化活性物质:优化与成分研究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43KB PDF 举报
本研究论文《虎耳草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及成分研究》发表于2012年11月的《中国生物加工过程》期刊,由刘佳、焦士蓉、孙璇、唐远谋和冯慧等作者完成,主要关注的是虎耳草(Saxifraga oppositifolia)这一植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以及对其化学成分的深入探讨。虎耳草因其天然的抗氧化特性备受关注,这在现代健康和营养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论文的核心内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提取工艺优化:研究者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这是一种统计实验设计方法,通过改变提取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来寻找最优化的提取条件。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39℃的温度,料液比1:40.5(g/mL),提取时间为3.7分钟,微波功率500W。在这个条件下,水作为提取溶剂能显著提高抗氧化活性物质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0.32%。 2. 成分测定:提取后的溶液进一步进行了成分分析,发现每1克提取液中含有11.30毫克的总黄酮(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20.27毫克的总多酚(也具有抗氧化作用),以及55.85毫克的多糖。这些数据揭示了虎耳草提取物的化学组成,为评估其潜在的健康效益提供了基础。 3. 技术应用:论文中的研究采用了微波辅助提取技术,这是一种快速且高效的方法,能够减少传统加热方式下的能源消耗,并可能缩短提取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4. 关键词与分类:文章关键词包括虎耳草、微波辅助提取、抗氧化物质、Box-Behnken设计以及DPPH(2,2-二苯基-1--picrylhydrazyl,一种常用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指标)。中图分类号为TS201.1,文献标志码为A,文章编号为1672-3678(2012)06-0042-05,表明这是生物学领域的一篇重要研究论文。 这篇论文不仅提供了虎耳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优化策略,还为后续科研工作者理解和利用这种天然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它对于开发新型的抗氧化食品或保健品,以及探索植物化学成分的潜在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