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群算法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K-means改进与组合策略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3.25MB PDF 举报
"基于蚁群算法的数据挖掘方法研究 (2007年)"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蚁群算法的数据挖掘技术,特别是在聚类分析领域的应用。作者首先回顾了基本的蚁群聚类模型和信息素的概念,同时也分析了几种经典的聚类算法,包括K-means算法。K-means算法虽然广泛应用,但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初始中心点的选择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 针对K-means算法的局限性,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素的K-means改进算法。该算法引入信息素的概念,利用信息素的转移概率作为判断标准来指导聚类过程,这不仅简化了算法的参数设置,还提高了聚类的速度。通过这种方式,算法能够更有效地探索全局最优解,减少了对初始条件的依赖。 此外,作者还深入研究了基于信息熵的LF(Liu and Fu)改进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蚁群聚类的组合策略。这种组合算法策略融合了不同算法的优点,旨在进一步提升聚类的质量和效率,以适应更复杂的数据集。 蚁群算法自1991年被提出以来,已在多个组合优化问题中展现出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旅行商问题(TSP)、二次分配问题(QAP)和作业调度问题(JSP)。其核心在于能够利用正反馈、启发式信息和约束机制来求解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蚁群算法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将其应用于聚类分析领域,K-means算法就是其中之一。 K-means算法是一种划分方法,由MacQueen首次提出,它需要预先设定聚类数量k,并通过迭代优化寻找最佳聚类中心。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的目标是找到一个划分,使得聚类内部的相似度最大化,而聚类间的差异性最小化。 该研究致力于利用生物启发式算法——蚁群算法来改进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以解决传统算法的局限性,提高数据聚类的精度和效率,为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这种创新性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高维度数据集的挑战,对于理解和挖掘隐藏在数据中的模式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