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与优化

22 下载量 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1 1 收藏 342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低压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的设计,旨在解决传统带隙电压源在低压环境下的工作限制。通过采用电流反馈和一级温度补偿技术,设计出能在较低电压下工作的CMOS带隙基准源电路。文章详细介绍了设计原理,包括对传统带隙基准源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基于CSMC 0.5μm Double Poly Mix Process进行了电路仿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在低压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中,传统的带隙基准源通常输出1.25V左右的电压,这在低压应用中成为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者采用了电流反馈技术,能够根据电源电压的变化调整电流,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此外,一级温度补偿技术被用来抵消温度对基准电压的影响,确保电压源的温度系数接近于零,提高其精度。 传统的带隙基准源电路如图1所示,主要依赖于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VBE(具有负温度系数)与热电压VT(正温度系数)的组合。通过适当的电阻分压和运算放大器的负反馈,可以实现温度独立的基准电压VREF。然而,这种设计在低压环境下受到共集电极寄生BJT和运算放大器共模输入电压的限制。 为克服这些限制,CMOS带隙电压基准源电路(如图2所示)引入了MOSFET,利用MOS管的镜像电流特性,实现了电流的精确控制和匹配。在这个电路中,M1和M2作为电流镜,确保I1和I2相等,从而保持VREF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调整Q1和Q2的发射极面积A1和A2,可以进一步优化电流的匹配和温度补偿效果。 在实际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至关重要。CSMC 0.5μm Double Poly Mix Process被选为此次电路仿真的工艺平台,这种工艺允许在低阈值电压的MOS器件上工作,减少了工艺复杂性和成本,同时也满足了低压工作的需求。 通过电路仿真,设计者获得了理想的性能结果,证明了提出的低压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在低电压条件下的工作效率和精度,对于电源调节器、A/D和D/A转换器等低压电子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