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3+掺杂La2BaZnO5荧光粉:可见到近红外发光特性研究

0 下载量 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1.62MB PDF 举报
"掺Nd3+的La2BaZnO5荧光粉的可见到近红外发光特性" 本文深入探讨了一种新型的荧光粉——La2BaZnO5掺杂Nd3+,该材料在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 PL)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光学性质。La2BaZnO5:Nd3+荧光粉是通过高温固态React方法合成的,这种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方法,通过高温烧结使得反应物充分反应,形成目标化合物。 研究发现,Nd3+离子在La2BaZnO5晶格中的掺杂导致了一系列的光发射峰,这些峰出现在496、540、630、670、905、1070和1350纳米,这些发射峰与Nd3+离子的内部电子跃迁(ff跃迁)有关。Nd3+离子的电子能级结构复杂,具有多个能级,这些能级间的跃迁可导致不同波长的光发射。在室温下观察到的这些发射峰,表明La2BaZnO5:Nd3+荧光粉在可见光到近红外区域具有广泛的发光能力。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Nd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03,这表明Nd3+离子的浓度对荧光性能有很大影响。过高的掺杂浓度可能会导致能量转移效率降低或非辐射衰减增加,而适宜的浓度则可以优化荧光性能。例如,对于具有496和1070纳米监测波长的La(1.9)7BaZnO(5):0.03Nd(3+)荧光粉,其寿命分别为约280和250微秒,这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 文章中还讨论了发光机理,通过简化Nd3+离子的能级图来解释这些发射峰的来源。这种发光机制的理解有助于设计和优化具有特定发光特性的新型荧光材料。此外,La2BaZnO5:Nd3+荧光粉因其高效的发光特性,被提议用于强固态激光器的应用,这可能包括激光二极管泵浦系统和其他光电子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章是由Elsevier出版的,作者有权在个人网站或机构存储库上发布其Word或Tex格式的个人版本,但需遵循一定的版权政策,如禁止商业用途、未经授权的复制和分发等。欲了解更多关于Elsevier的存档和手稿政策,作者可访问提供的链接。 关键词:可见光;近红外;光致发光;La2BaZnO5:N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