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统考思维章节练习与解析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6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37KB PDF 举报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思维借鉴.pdf" 这篇资料主要涉及心理学中的思维相关知识点,包括思维的分类、概念形成、推理、想象等主题。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思维分类:根据描述,提到了几种不同的思维类型,如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动作思维主要依赖实际操作,形象思维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辐合思维是朝向一个共同答案的思考,而发散思维则寻求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常规思维遵循已知规则,创造性思维则富有创新性;形象思维涉及具体的感官印象,抽象思维则处理概念和理论。 2. 概念形成:提到了保守性聚焦和冒险性聚焦策略,以及同时性扫描和继时性扫描。其中,保守性聚焦倾向于保持现有假设,冒险性聚焦则愿意尝试新的假设;同时性扫描是同时考虑多个选项,继时性扫描则逐个检查可能的解决方案。 3. 推理:正确推理示例是C:“所有A都是B,所有B都是C,因而所有A都是C”,这是典型的传递性推理。 4. 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已有的信息重新构建心理图像,如看完《西游记》后脑中的孙悟空形象;创造想象则是创新性的、未被体验过的图像,如新故事或发明的设想;幻想是对未来或不可能情境的想象;表象形成是大脑中保留的感知事件的复制品。 5. 思维的特性: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的认识,它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 6. 概念研究:实验室中对人工概念进行了研究,这些概念是人为设定的,用于实验目的。 7. 解决问题策略:河内塔问题通常通过手段-目的分析来解决,这是一种将大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小步骤的方法。 8. 概念网络模型:每个概念节点存储的是该概念的独有特征。 9. 表象的特性: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表象具有可操作性,即我们可以在心中“操作”图像,就像实物一样。 10. 想象过程:想象是基于已有的表象、经验或知识进行加工,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1. 想象的发展:从童话神话故事到英雄模范故事,体现了想象的现实性发展,即从虚幻转向现实生活的反映。 12. 想象能力发展:从“习作例文”到“命题作文”,表明了想象的有意性发展,即能够根据特定任务或目标进行想象。 13. 小学生写作:这展示了从模仿到独立创作的转变,体现了想象的创造性发展。 14. 提及“黄山”与迎客松形象的关联:这是重现,即记忆中的信息再次浮现在脑海中。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思维的多个方面,包括其分类、特点、形成机制、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与想象和记忆的关联。这些内容对于理解人类认知过程至关重要,也是心理学学习和考试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