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实现与应用——排队系统与线性表

需积分: 31 0 下载量 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713KB PPT 举报
本PPT主要探讨了排队系统的实现,以及如何利用数据结构中的线性表来模拟这类系统。在讲解中,首先回顾了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它是一个由具有相同特征的节点组成的集合,每个节点有唯一的前驱和后继。线性表的关键操作包括创建、清除、求长度、插入、删除、搜索、访问和遍历等。 在实现排队系统时,关键步骤如下: 1. **事件处理流程**: - 到达事件:新顾客到来,如果服务员有空,则直接服务,否则顾客加入队列。 - 离开事件:检查队列,若有顾客则服务队头,无顾客则服务员休息。 2. **利用线性表**: - **顺序实现**:使用动态数组,线性表中的节点顺序存储在连续的内存空间中,便于访问和修改。 - **链接实现**:另一种可能的方法是链式存储,每个节点包含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但与顺序存储相比,插入和删除操作更高效。 3. **具体操作应用**: - **创建(create)**:动态创建一个空的线性表,即分配初始的内存空间。 - **清除(clear)**:释放线性表占用的所有内存,使其恢复为空状态。 - **长度(length)**:计算线性表中元素的数量,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新的顾客。 - **插入(insert)**:根据顾客到达的顺序,在指定位置插入新顾客。 - **删除(remove)**:移除已服务完的顾客或移除指定位置的顾客。 - **搜索(search)**:查找特定顾客的位置,判断其是否在队列中。 - **访问(visit)**:获取特定位置顾客的信息。 - **遍历(traverse)**:按顺序访问队列中的每一个顾客。 通过线性表的这些操作,可以构建一个基本的排队模型,确保顾客的到达、等待和服务过程的有序进行。这在很多实际场景中都有应用,如操作系统调度、银行窗口服务、计算机网络中的请求处理等。理解并熟练运用线性表是实现这种系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