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F神经网络深度解析及其应用优势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4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1-06 收藏 2KB ZIP 举报
资源摘要信息:"RBF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的前馈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函数逼近和时间序列预测等领域。RBF网络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非线性变换将输入空间映射到一个隐藏空间,再在这个隐藏空间上进行线性加权组合,以实现对非线性问题的有效建模和预测。" 1. RBF神经网络的优点包括: - 局部逼近能力:RBF网络具有很强的局部逼近能力,可以利用较少的神经元就能够学习输入空间中的局部特征,对于非线性问题的建模十分有效。 - 结构简单: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神经网络,RBF网络的结构相对简单,包含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隐藏层的神经元(即径向基函数)只与输入层有连接,而输出层则对隐藏层神经元的输出进行线性组合。 - 快速学习:RBF网络在训练过程中,隐藏层的参数(中心和宽度)通常通过无监督的方式进行学习,而输出层的权重则可以通过简单的线性算法进行调整,这使得RBF网络具有快速学习的特点。 2. RBF神经网络的结构: RBF网络主要包括三层: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输入层负责接收外界输入的数据,隐藏层由一组径向基函数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对应一个径向基函数,而输出层则将隐藏层的输出进行线性组合后产生最终的网络输出。 3. RBF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 - 首先,输入数据被送入网络,并与隐藏层中每个神经元的中心值进行比较。中心值通常是通过K均值聚类等无监督学习方法确定的。 - 然后,计算输入数据与中心值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会作为径向基函数的输入,产生一个输出值,这个输出值与径向基函数的形状有关,常见的径向基函数包括高斯函数、多二次函数等。 - 最后,隐藏层的输出经过加权求和后,形成网络的最终输出。 4. RBF网络的学习算法: - 初始化:通常使用无监督学习方法初始化隐藏层的参数,如使用K均值算法确定径向基函数的中心值。 - 隐藏层参数的调整:隐藏层的宽度(方差)可以通过聚类分析或其他方法进行选择,而中心值则固定。 - 输出层参数的训练:利用最小二乘法或梯度下降法等监督学习方法,通过调整输出层权重来最小化网络输出与实际输出之间的误差。 5. RBF网络的缺点: - 训练参数的选择较难:隐藏层中心的选择和宽度的设定对于网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但这些参数的选择往往没有一个固定的准则,需要依赖经验和多次实验来确定。 - 泛化能力:虽然RBF网络具有很好的局部逼近能力,但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泛化能力可能会下降,特别是当输入数据的变化较大时,网络的预测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 计算复杂度: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RBF网络的训练和预测过程可能会较为耗时。 6. RBF网络的应用场景: - 函数逼近:RBF网络能够逼近任意连续函数,因此在工程和科学计算中用于函数逼近问题。 - 模式识别: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RBF网络用于分类问题,能够有效地从特征空间中区分不同的模式。 - 时间序列分析:RBF网络也可应用于时间序列预测,如金融市场分析、天气预测等。 - 机器人控制:RBF网络因其快速学习和适应能力,可用于机器人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 7. RBF.m文件功能和用法: 假设RBF.m是一个MATLAB脚本文件,它可能包含了用于构建和训练RBF神经网络的函数或脚本。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能需要提供输入数据和期望输出,脚本或函数会根据这些数据自动进行网络初始化、参数调整和训练,最终输出训练好的网络参数或用于预测的模型。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参数设置需要根据RBF.m文件中定义的函数进行调整。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定义RBF神经网络的类 class RBFNetwork(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input_size, hidden_size, output_size): super(RBFNetwork, self).__init__() # 初始化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的节点数 self.input_size = input_size self.hidden_size = hidden_size self.output_size = output_size # 初始化权重矩阵和偏置向量 self.W1 = nn.Parameter(torch.randn(input_size, hidden_size)) # 输入层到隐含层的权重矩阵 self.b1 = nn.Parameter(torch.randn(hidden_size)) # 隐含层的偏置向量 self.W2 = nn.Parameter(torch.randn(hidden_size, output_size)) # 隐含层到输出层的权重矩阵 self.b2 = nn.Parameter(torch.randn(output_size)) # 输出层的偏置向量 def forward(self,x): # 前向传播过程 x = torch.from_numpy(x).float() # 将输入向量转换为张量 x = x.view(-1, self.input_size) # 调整输入向量的形状,使其与权重矩阵相匹配 h = torch.exp(-torch.cdist(x, self.W1.t()) + self.b1) # 计算隐含层的输出值,使用高斯径向基函数作为激活函数 y = F.linear(h, self.W2.t(), self.b2) # 计算输出层的输出值,使用线性函数作为激活函数 return y #定义pid控制器 class Pid(): def __init__(self, exp_val, kp, ki, kd): self.KP = kp self.KI = ki self.KD = kd self.exp_val = exp_val self.now_val = 0 self.sum_err = 0 self.now_err = 0 self.last_err = 0 def cmd_pid(self): self.last_err = self.now_err self.now_err = self.exp_val - self.now_val self.sum_err += self.now_err self.now_val = self.KP * (self.exp_val - self.now_val) \ + self.KI * self.sum_err + self.KD * (self.now_err - self.last_err) return self.now_val def err_pid(self): self.last_err = self.now_err self.now_err = self.exp_val - self.now_val self.sum_err += self.now_err self.p_err = self.exp_val - self.now_val self.i_err = self.sum_err self.d_err = self.now_err - self.last_err self.now_val = self.KP * (self.exp_val - self.now_val) \ + self.KI * self.sum_err + self.KD * (self.now_err - self.last_err) return self.p_err, self.i_err, self.d_err rbf_net = RBFNetwork(3,10,4) pid_val = [] #对pid进行初始化,目标值是1000 ,p=0.1 ,i=0.15, d=0.1 A_Pid = Pid(1000, 0.1, 0.1, 0.1) # 然后循环100次把数存进数组中去 for i in range(0, 100): input_vector = np.array(A_Pid.err_pid()) output_vector = rbf_net(input_vector) output_vector = output_vector.reshape(4,1) A_Pid = Pid(1000, output_vector[0], output_vector[1], output_vector[2]) pid_val.append(A_Pid.cmd_pid())

2023-06-0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