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控制的单片机脉冲发生器设计
PDF格式 | 413KB |
更新于2024-09-02
| 75 浏览量 | 举报
"基于LabVIEW的单片机脉冲发生器设计"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利用LabVIEW控制51单片机生成可定制脉冲的方法。上位机与下位机通过串口通信,将所需的脉冲参数传递给单片机,以实现脉冲的精确控制。
1. 脉冲发生器的应用背景
在皮肤阻抗检测等生物医学领域,为了适应不同人群和环境下的测量需求,需要能产生不同频率和脉宽的刺激信号。51单片机因其内置的定时器功能,能够灵活地生成这些脉冲,因此被选为脉冲发生器的核心控制器。
2. 下位机系统设计
- 硬件设计:下位机采用MCS-51单片机,通过RS232串行接口与上位机通信。RS232接口遵循负逻辑标准,确保数据传输的电气稳定性。
- 软件设计:利用MCS-51的定时器0进行两次计数,改变计数值来调整脉冲的宽度和频率。定时器1工作在方式2,产生波特率(如9600bps),用于串口通信。串口配置为方式1,支持10位数据帧传输,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和无校验位。此外,设置了中断优先级,确保串口通信的准确性。
3. LabVIEW上位机系统设计
- LabVIEW是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用于构建用户界面友好、直观的程序。在本系统中,LabVIEW作为上位机,负责生成并发送脉冲参数到下位机。
- 数据通信协议:在发送数据前,上位机会添加一个标识字节,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下位机接收4个字节(每个初始值2字节)的数据段,确认收到完整信息后才执行脉冲生成。
4. 系统工作流程
- 上位机根据需求生成脉冲参数,如频率和脉宽,然后打包成数据包并通过串口发送给下位机。
- 下位机接收到数据包后解析参数,利用定时器0和定时器1的配合,控制P1.0口产生相应的方波脉冲。
- 实时反馈机制:如果在通信过程中出现错误,系统会触发异常处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通过这种方式,基于LabVIEW的单片机脉冲发生器能够实现高度灵活和精确的脉冲控制,适用于各种对脉冲要求严格的场合,如生物医学研究、电子测试等领域。
相关推荐

weixin_38720997
- 粉丝: 7
最新资源
- 编程词汇英汉对照:核心技术与概念
- MPLS流量工程中的最小干扰选路算法探究
- GPS设计全攻略:电子工程师实战指南
- J2ME手机游戏开发入门与WTK实战指南
- C#入门教程:从基础到实战
- Oracle Data Guard:高可用性与灾难恢复方案
- AT89S52单片机技术规格与特性解析
- Sun官方Java教程:面向对象与编程基础
- IBM DB2通用数据库8版:创新的商业解决方案
- C++/C编程高质量指南:编码规范与实践
- MikroTik RouterOS v3.0rc1:全面功能概览与应用详解
- 概率模型基础:Sheldon M. Ross的第九版概论
- ANSYS非线性计算及结构分析实例大全
- JavaScript实现可暂停的上下滚动效果
- TMS320C55x DSP库设计指南:2006年SPRU422I更新
- UML入门指南:实战工具箱与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