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编码、握手与数据交换详解

0 下载量 15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275KB DOC 举报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复习资料 1. 计算题(20分): 题目涉及的是关于二进制文件Base64编码的问题。Base64编码是一种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可打印字符的编码方式,以ASCII字符集为基础。在本题中,一个3072字节的文件经过Base64编码后,由于每个编码块是3字节对应4个Base64字符,总共有1024个编码块,即4096字节。为了保持每行80字节的格式,需要插入52个换行符(CR+LF)来分割。因此,加上原始的4096字节,最终编码后的总字节数为4200字节。 2. 论述题(40分): - 三次握手的作用:三次握手确保了TCP连接的可靠建立。第一次握手(SYN)由客户端发起,确认对方服务器已准备接收;第二次握手(SYN+ACK)由服务器回应,确认并请求建立连接;第三次握手(ACK)是客户端确认服务器的响应,完成连接建立。若改为两次握手可能导致“半开”连接,即一方已准备好但另一方未确认,导致数据传输的不确定性。例如,如果仅两次握手,A发送确认后,B的请求可能丢失,B无法确认A的准备状态,从而形成无响应的连接,即死锁。 - 数据交换技术: -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提供点对点的专用连接,数据在连接建立后按顺序传输,直到连接断开。优点是实时性好,延迟低,但资源占用固定,不适合大量并发数据传输。 - 报文交换(Packet Switching):数据以独立的报文形式发送,每个报文单独路由,适合突发数据流,但可能存在延迟和丢包。 - 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介于两者之间,将数据分割成可路由的分组,每个分组独立处理,适合流量较大的网络,灵活性高,但可能会有轻微的额外延迟。 3. 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 常用数据交换技术的详细讨论,包括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网络应用中的场景。例如,电路交换适合实时交互应用,如电话,而分组交换在互联网中广泛应用,因为其能处理大量的数据包并发,适合多媒体传输等。 总结: 这是一份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的考试题目,涵盖了编码计算、三次握手协议的重要性以及数据交换技术的理论与实例分析。理解Base64编码的工作原理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对三次握手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避免网络通信中的常见问题。此外,掌握不同数据交换技术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对于设计和优化网络架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