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来金梅老师FPGA课件:洞察FPGA发展历程与趋势

需积分: 46 3 下载量 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9 收藏 4.26MB PDF 举报
"复旦大学来金梅老师的FPGA课件包含了FPGA的发展历程、当前市场状况、未来趋势以及在电子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学习资料,被誉为经典之作,对于想要深入理解FPGA的学者和技术人员极具价值。"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一种可编程逻辑器件,它允许用户根据需求定制数字电路。来金梅老师的课件首先介绍了FPGA的发展概要,追溯到70年代初期的PROM,这是一种速度较慢的只读存储器;接着是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由可编程的与或阵列构成,但由于编程复杂性,其应用并不广泛。随后,70年代末期出现了PAL(Programmable Array Logic),通过熔丝编程技术实现了“与”阵列的编程,速度更快,成为第一款广泛应用的PLD。 随着技术的进步,80年代出现了GAL(Generic Array Logic),采用电擦除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如利用率低、设计灵活性差、I/O数量有限以及固定的互连结构。EPLD(Erasable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随之出现,以逻辑块级编程为特点,设计灵活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进入90年代,Xilinx推出了首款FPGA XC2000,标志着从逻辑门级编程的转变,提供了更灵活的设计环境,包括可编程逻辑单元(PLC)、可编程连线资源(PRR)和可编程I/O模块(PIO)。这一时期,FPGA的规模和性能迅速提升,能够集成更多的功能,如Xilinx Virtex-II Pro系列,内嵌了DSP单元、微控制器、RAM和PCI总线接口等,使得FPGA成为实现System-on-a-Programmable Chip(SOPC)的关键技术。 课件中还讨论了商用FPGA产品的现状和应用前景,FPGA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其高度的可定制性和快速原型验证能力使其在高速计算、信号处理和嵌入式系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技术的发展,FPGA不仅在性能上持续提升,同时也在功耗、集成度和易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最后,课件展望了FPGA的发展趋势。随着摩尔定律的推进,FPGA的密度持续增加,同时与处理器的融合更加紧密,例如嵌入ARM核,形成了SoC FPGA。此外,软件定义硬件的理念推动了高层次的抽象设计工具,使得非专业数字设计师也能利用FPGA进行系统设计。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和5G通信等领域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拓宽FPGA的应用领域,预示着FPGA将在未来的电子行业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