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技术解析:从基础到COM+

需积分: 9 18 下载量 13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663KB PPT 举报
"COM库-COM原理及组件开发" COM,全称Component Object Model,是微软提出的一种组件对象模型,旨在解决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COM技术起源于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最初是为了改进DDE(Dynamic Data Exchange)的不足,如效率低下、稳定性不佳和使用不便。OLE2引入了COM,随后的ActiveX技术虽然在名称上与OLE关联,但实际上是以COM为核心。 COM的核心概念在于它定义了一套标准,这包括规约和实现两部分。规约部分规定了构件间如何进行通信,这种通信机制独立于特定的语言和操作系统。实现部分则是COM库,它提供了实现这些规约所需的核心服务,如初始化函数、与GUID相关的函数、对象创建函数以及内存管理函数。这些服务使得开发者能够编写跨语言和跨平台的代码。 然而,原始的COM仅支持在同一台计算机上的互操作,不支持分布式计算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推出了DCOM(Distributed COM),它利用网络协议替代了本地进程间的通信,并增加了位置透明性、网络安全性以及跨平台调用等特性。DCOM使得COM构件能够在网络环境中无缝协作。 随着企业级应用需求的增长,微软推出了MTS(Microsoft Transaction Server),这是一个事务处理系统,允许客户程序与服务器上的COM组件进行交互。MTS确保了事务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提高了大型应用的可靠性。 随着Windows 2000的发布,微软整合了COM、DCOM和MTS,形成了COM+技术。COM+不仅仅是一个组件模型,更是一种中间件技术,它提供了操作系统级别的分布式服务,如自动事务管理、安全性、性能监控和资源管理等。COM+使得Windows成为一个更强大的企业级应用平台,是Windows DNA(Distributed Internet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的重要组成部分。 COM库及其后续发展,如DCOM和COM+,都是为了提升软件组件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尤其是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的应用。它们为开发者提供了标准化的接口和工具,促进了软件组件的复用和集成,是构建复杂企业级应用的关键技术。